助残日致辞(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特教师生与大家相聚在文化广场,共同举行"庆祝全国第24个助残日捐赠义卖活动暨首届艺术节汇报演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校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校是一所集盲、聋、弱三类残疾孩子就读的寄宿制学校,现有在校生116名,教职工44人。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下,我们以"着眼孩子未来、激发学生潜能、塑造生命精彩"为
出发点,努力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一技之长,努力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天,我们举行的以"庆祝助残日"为主题的义卖及演出活动就是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展示。同时,我们
也力求通过"文化广场"这个平台,让我们的孩子们走出来,敢于表现自己,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我们的孩子在一天天成长和进步:他们学会了说话,声音虽然没有抑扬顿挫但同样悦耳动听;他
们学会了画画,七彩的世界从此在他们的眼前展开;他们学会了编织,稚嫩的一针一线同样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希望大家用自己的爱心对孩子们义卖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
今天,又是我校首届艺术节的一场汇报演出,孩子们将向大家展示我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用心去聆听孩子们的每一句话,因为这句话是孩子练习几十几百次后最优秀的表达;请用心去
欣赏孩子们的舞蹈,因为他们在创造着无声世界里的神话;请认真去洞察孩子们的心灵,因为他们正张开双臂渴望融入社会大家庭的怀抱!我提议,让我们把鼓励支持的掌声送给这些即将出场的孩子们!
心灵因为有爱而美丽,世界因为有爱而美好。今天的文化广场是爱心的聚集地。您们的支持将带给每一位特教人前行的动力;您们的鼓励和赞许将带给孩子们一份久违的自信与骄傲!
真诚地期待大家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献出一份爱心,收获一个微笑;
献出一份爱心,收获一个拥抱;
献出一份爱心,收获一份美好!
为了生命更精彩,让我们做静候花开的人;为了生命更精彩,让我们做播撒爱心的人!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助残日致辞(二)
2017年5月15日是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斗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残疾人朋友及其家属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所有为残疾人工作付出心血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是"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儿童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孤残儿童因其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缺陷,成为儿童中需要特别关爱和特殊照顾的弱势群体。我国是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和《残疾人权力公约》的缔约国,保护儿童的基本权利,尤其是满足孤残儿童在康复、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特殊需求,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是开展残疾人脱贫攻坚,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县有各类残疾人2.56万名,其中已办证残疾儿童312名,他们的康复、教育、生活保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落实了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政策,兴办了新县特殊教育学校,免费招收听力和言语残疾儿童。出台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城区免费乘坐公交、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特别是近期我县出台了脱贫攻坚保障救助、教育培训等六大平台工作实施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残疾人工作的开展。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残疾人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康复难、教育难、就业难,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还比较大。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助残扶残工作必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因此,各乡镇区、各部门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动员社会力量着重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本次助残日主题,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助残活动。各新闻媒体要做好此次助残日的各种宣传工作,在全社会掀起关注残疾人事业的热潮,要充分利用网站、电视台、《今日新县》和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切实形成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要更好关心、关爱残疾儿童,组织人员对本辖区残疾儿童基本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三是落实好残疾人的优惠政策,鼓励残疾人自立、自强、号召全社会爱心助残,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精神,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努力把全县残疾人事业推向新阶段。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壹壹范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1gw.com/article/2769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