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1200字四年级8篇

阅读目录

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1200字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想法或情感。

  2.学习和积累词语,了解城市和乡下的不同。

  3.看图写一段话,根据例句仿写。

  4.积累和理解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教学重难点:

  1.词句段运用(积累词语,了解乡村和城市的区别,仿照例段写片段)

  2.理解并积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有些语句特别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想法,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想一想这些语句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或想法

  1.小刚:我发现有些语句能够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小兰:我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

  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美。

  小明:学习《天窗》时,我从“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中,

  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请同学们从本单元其余的文章中找最能表达作者感情或想法的句子,看看

  从《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表达了诗人喜爱儿童及乡间美景的思想感情。

  从《三月桃花水》体会到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并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板书:城市生活农村生活)

  第1页共3页

  1.出示课件

  cuǐcàn

  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辉煌

  ǎo

  肥沃静谧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2.读一读,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

  注意读准平舌音“璀、璨”,鼻音“袅”。

  3.说一说,这些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行词语都是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第二行词语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词语。

  4.选一选,说一说。(出示课件)

  (1)描写城市生活:

  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高楼林立,一到晚上,大街小巷的灯都亮了,璀璨夺目,漂亮极了。白天的时候,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片繁华。

  (2)描写乡村生活:

  城市远郊的小村庄依山傍水。这里的田野,土地肥沃,一阵风吹过,绿

  油油的麦浪翻滚。傍晚时分,一缕缕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是村庄最美的时候。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城市或乡村的词语

  城市生活:灯红酒绿门庭若市万人空巷水泄不通人声鼎沸

  乡村生活:山青水秀花香鸟语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湖光山色

  (二)读一读,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天空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泛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1.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个片段分别描绘出了什么地方的风景画

  (第一幅是田园风景图,第二幅是海边图,先选择出自己喜欢的一幅,然后观察图画中分别画有什么景物,运用一些修饰词语以及学过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一幅画面。)

  2.选择其中一幅图,照样子写写。

  示例:

  第2页共3页

  (1)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悠闲地摇着尾巴吃草的羊群,构成了一

  幅动静结合的草原牧羊图。

  (2)蓝天白云,高大的教学楼,绿茵茵的操场,在跑道上锻炼身体的孩子们,

  构成了校园中最迷人的风景。三、日积月累

  1.出示《卜算子.咏梅》,学生尝试读一读。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3.教师讲解: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意思是: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

  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意思是说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

  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

  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

  在花丛中笑。

  4.课件出示译文、诗句赏析。

  四、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卜算子.咏梅》

  2、完成同步指导和词语手册上的练习。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3页共3页

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1200字篇二

  集体备课教案

  总第课时授课时间

  课题练习2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3.写好钢笔字,知道类似的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重点难点重点: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难点: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读对话,了解这段话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板书设计练习2处处留心磁悬浮列车写好钢笔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个体备课一、教学处处留心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2)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仔细分辨哪几句是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3)请学生回忆: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5)全班集体订正。(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通过和爸爸的交谈,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学生谈谈。(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2.教学第二部分(1)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2)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快。思考: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交流。二、教学写好钢笔字1.审题。(1)指名读题目。(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2.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司”三个字。(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启、戴、司”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3)示范书写“启“。提醒学生注意: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斜钩要写得舒展些。3.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练习对话尝试补充提示语复习回顾练习加标点全班集体订正。谈谈对磁悬浮列车的了解。练习朗读。思考。交流。学生认读“启、戴、司”三个字。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观察老师的范写。学生练习描红。作业设计教后记

  集体备课教案

  总第课时授课时间

  课题练习2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2.学写毛笔字。重点难点理解运用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多读、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自然成诵。板书设计练习2诗歌要读出节奏与美感欧阳询中国唐代书法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个体备课一、教学读读背背1.熟记词语。(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刻。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天道酬勤: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寻根问底:寻求事物的根由,追究事物的底细。无所不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指十分博学。(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2.背诵《真知》。(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3)理解诗句意思。学生再读。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获取真知呢?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6)课外拓展:课后搜集同样有关真知地诗句或名人名言等。二、教学学写毛笔字1.出示优秀书法作品(含书上的一幅)让学生欣赏。2.学生谈感受。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笔画。4.指导。(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5.练习。(1)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指导练习书写6.反馈。(1)欣赏优秀书法作品(2)学生谈感受。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收获?(1)说说学习词语的方法后自学。(2)指名汇报学习成果。(3)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1)自由读。(2)指名试读。(3)理解诗句意思。(4)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诗歌。1.欣赏书法作品谈感受。2.观察老师范写。3.练习。作业设计教后记

  集体备课教案

  总第课时授课时间

  课题练习2课时3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学习续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续写的故事能够符合角色性格发展的逻辑。教学方法回忆寓言故事,复习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根据提供的材料,发挥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板书设计练习2童话故事续编《受骗以后》狐狸乌鸦想象要合理符合角色性格发展的逻辑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个体备课一、教学说说写写1.审题学生读题,明确本次说说写写的具体要求。2.指导。这是一次根据提供的材料,展开想象,续编故事的练习。(1)回忆一下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的主要内容,通过二者的对话简要说一说狐狸和乌鸦各自的性格特点,为续编打下基础。(2)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乌鸦会上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3)仔细读一读练习所提供的材料,体会一下乌鸦被骗以后的“后悔”心情,想一想乌鸦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4)发挥想象,说一说故事会怎样发展?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是再次受骗还是吸取了继续教训?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把这些环节说清楚之后,再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5)续编时要注意:想象要合乎情理,符合角色性格发展的逻辑。文章要前后一致,表达要具体形象。(6)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7)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3.反馈。同桌互相评改自己编写的故事,再试说修改后的故事。二、布置作业将续写的故事整理出来。三、交际例文受骗以后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她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搜寻食物的狐狸看见了。狐狸想:要想把这块肉骗到手,上次的方法肯定不灵了,我得另外想个主意。他怒气冲冲地来到大树下,指着乌鸦责问道:“听说你在背后说我的坏话,这等捕风捉影的事,你也做得出来?你非得跟我讲个明白。”乌鸦愣住了。“怎么,装糊涂?你说我们狐狸没有真本事,只会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你还编了个故事,叫什么‘狐假虎威’。今天,我作为狐狸家族的代表特地来向你提出严正声明,狐狸是不可侮辱的。请你赔偿我们的精神损失费——十只母鸡!”“你——无耻!”话还没说完,乌鸦嘴里的肉就掉了下去。指名讲故事思考交流小组交流尝试练笔练习、反馈学生欣赏。作业设计教后记

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400字篇三

  走进我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幢被漆成红色的大楼,它们分别是教学楼和综合楼。教学楼是我们上课的地方,从里面经常传出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我们在这里学习知识。综合楼是我们上电脑课、音乐课的地方,所以这里留下了我们许多的欢笑。

  校园的中心有一棵大松树,它屹立在那里,像士兵一样守护着我们的校园。树下的乒乓球桌是我们锻炼的地方,活动课时,这里总有同学们挥着球拍跳跃的身影。花坛的旁边有一个小池塘,池水清澈,像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每到夏天,池塘里盛开着粉红色的荷花,和绿色的荷叶配在一起,可好看了!

  再往里走,是一片绿茵茵的操场,我们在这里做操、跳绳、踢毽子……走上草地,好像又听见了运动会时同学们的助威声:“加油!加油!”操场的正前方,是校园里最庄严的地方——升旗台。每周一的早晨,我们全校师生一定会列队来到这里,在国歌的伴奏下向缓缓升起的国旗行少先队礼,成为升旗手,是同学们一致认为最光荣的事。上学期,我做升旗手的那天,心里自豪极了!

  这就是我美丽的校园,我每天生活的地方,这里有我敬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我在这里学习知识健康成长,这里是我另一个家!

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1200字篇四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概括并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进而明白:真正的强大靠的是智慧。拓展阅读,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一、生活入手,游戏导入,解决生字障碍。

  师:小朋友们,你一定还记得,在妈妈的怀里,在奶奶的膝前,在学校的阅览室里,读故事,听故事的美好情景吧!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芝麻开门。

  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师: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生:阿拉丁的神灯。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接着刚才的游戏,我再说一句:我是个无恶不作的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生:渔夫的故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同学们跟着老师把题目写到黑板上,拿起你的右手,在跟我写吗?很好,反文旁的这一撇要通到“口”字的下面,故事的“事”首横要长一些。大家

  预习过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看这边,看这些生词,能不能读正确。

  生:撒网

  师:“撒”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读──

  生:撒(sǎ)

  师:撒什么

  生:撒米

  师:撒米喂鸡,还能撒什么

  生:撒雨

  师:第二个谁来读

  生:胆瓶

  师:像胆一样的瓶子,请大家看,(出示文中黄铜胆瓶图片)我们经常提到清代有清瓷胆瓶。这里是一只──

  生:黄铜胆瓶

  师:谁接着读

  生:锡封,用锡封着。

  师:什么是锡封

  生:用东西把它封住

  师:用什么把瓶子封住

  生:盖子

  师:封住瓶子的锡作的盖子就叫锡封,那么用铅封着的叫什么

  生:铅封

  师:用纸条封着叫什么

  生:纸封

  师:错了,叫封──条。谁来接着读呀

  生:无恶不作,恩将仇报,倒霉,起誓

  二、整体把握,简单讲述,明确学习目标。

  师:很好,看来生字的障碍大家已经扫除了,下面,解老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倒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开始。

  (生默读课文,老师纠正默读张嘴的同学,几分钟后,老师示意读完的同学举手)

  师:读完的同学请举手,一边举着手一边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故事呢?还有几位同学没读完,我们等一等。(学生都举手了)手放下,谁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是讲渔夫在无意间把魔鬼住着的胆瓶捞了上来,而他救了魔鬼一命,魔鬼却恩将仇报,然后,最后还是渔夫以他的智慧压制住了魔鬼的妖气。

  师:解老师觉得你的“我觉得”这三个字说得非常好,说话就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请你再说一遍,(老师走到黑板前,准备把学生所说简要地写在黑板上。)

  生:我觉得,但是我自己觉得啊(全场笑)

  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我们一起说(师领着学生顺着板书简要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大概是这么个故事。我看到大家把自然段都标了出来,那你说,从课文的开头,到哪儿讲的是渔夫捞胆瓶呢?快看,用浏览的方式看课文。

  生:1-2自然段

  师:哪些段落讲的是渔夫把魔鬼放了出来

  生:3-4自然段

  师:哪些段落讲的是魔鬼要杀掉渔夫呢

  生:5-9自然段

  师:再往后看

  生:9-13自然段

  师:再往后看,我希望不要叫别的同学啦,呵,

  生:5-15自然段

  师:对吗

  生:对

  师:最后的16自然段到课文结束,讲得是──

  生: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

  师:但是,课文的后面两个部分可以这样写(出示改写后的部分,只简要写了主要内容),谁来读一读?(生读)请大家再看看课文,解老师写的跟课文有什么不同?睁大你的慧眼,比较比较。

  生:解老师你主要把它的大概写了出来。

  师:言外之意是课文写得──

  生:详细

  师:谁还有发现?从语言形式上。大家发现没有,从课文的15自然段到结束,全是什么形式?渔夫说,魔鬼说、、、、、、、

  生:详写

  师:这叫对话描写,实际上这个问题太简单啦,可能大家有点钻牛角。我把它写下来。(板书:对话描写)不信你再看看,从15自然段一直到课文结束,全是带引号的对话,是吗

  生:是

  师:抬起头来,看着解老师,文章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篇幅描写魔鬼和渔夫的对话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渔夫和魔鬼的两次对话。

  三、问题切入,研读课文,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

  师:其中有两个问题解老师不明白,在第一次对话的时候,渔夫说了这样一句话,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么要杀我?”)请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解老师不明白什么

  生:他不明白渔夫把魔鬼从海里捞上来,为什么魔鬼要把他杀死

  师:我不明白,你明白吗

  (生有的说明白,有的说不明白。)

  师:赶快拿起语文书,读读文章的5-15自然段,可以自由读,也可以与同桌的小朋友分角色读,开始,一定要有声音。

  生读。

  师:谁来说一说,(指着板书)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又把你从瓶里放出来,救了你的命,我对你恩重如山呐,你为什么要杀我?(在板书“杀”后加问号)

  生: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被所罗门战胜了,然后在第一个世纪里,

  师打断生:直接讲主要内容。

  生:过了四百年,没有人来救魔鬼,后来魔鬼说,谁要是来救了我,就把他杀掉。

  师:非常好,我观察这位小女孩,他一开始说话的时候看着语文书,说着说着,她就不看语文书了,非常棒。是这样吗

  生:是

  师:这渔夫可真够倒霉的,如果他是前四百年把胆瓶捞上来,那渔夫可就发大财了。他可以拥有享受终身的荣华富贵,可以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宝库,可以轻易实现自己的三个愿望。他怎么这样倒霉,四百年后才把它捞上来,同学们,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

  生:不想信。

  师:请你说

  生:因为魔鬼是坏的,他不可能说真话

  师:因为文中就这样说吗

  生读: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

  师:这是个怎样的魔鬼

  生:凶恶的魔鬼(师板书)

  师:还有别的理由吗?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魔鬼不是说真话

  生:他跟所罗门作对,说明他是一个很坏的魔鬼。

  生:所罗门把他装在胆瓶里,还用锡封严,盖上印,说明他很坏。

  师:这凶恶的魔鬼,杀就杀吧,为什么还要找这么多理由呢

  生:因为他想让渔夫心甘情愿地死。

  师:你可以看出这个魔鬼

  生:非常凶恶,非常爱欺骗人。

  生:非常狡猾

  师:是呀,我这读到这里,就会想起大家二年级学过的那个故事,狼──

  生:和小羊

  师:那只可恶的狼不也找了好几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吗?看来,这真是一只狡猾的魔鬼。你还能从哪里体会到他的狡猾呢?请大家看文中的这两句话(出示: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

  一听所罗门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谁想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生:他一听所罗门死了,就对渔夫那么凶,如果所罗门没死,他肯定不会对魔鬼凶,这说明他狡猾。

  师: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他的狡猾呢

  生:立刻

  师:请大家读这两句话,体会魔鬼的狡猾。

  四、角色体验,训练语感,感悟渔夫的智慧、果敢。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出示:“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呢?”)

  生读

  师:解老师要问什么问题,解老师不明白什么

  生:渔夫问魔鬼他这么庞大的身体怎么会钻在这个胆瓶里呢

  师:渔夫难道不相信魔鬼会钻进胆瓶里吗

  生:不是的,因为渔夫想拯救自己的生命。

  师:她把答案都说出来了,了不起。既然渔夫知道胆瓶容得下魔鬼,为什么还要明知问呢,而且这样问──

  生读

  师:魔鬼一听,好像渔夫说得跟真的一样。下面解老师跟大家合作,分角色读读这些对话,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渔夫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师生分角色读课文16──25自然段:

  师:渔夫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出示渔夫的几句话)

  生:渔夫想,哼,你只要一钻进胆瓶里,我就盖上胆瓶。

  师:他这样想时,说哪句话,请你读出来。

  生:读“我没有亲眼所见,绝对不相信。”

  生:我说这一句,“告诉我吧,魔鬼,你计划怎样死?”渔夫想,你这样对我,我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也这样对你。

  师:究竟是不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后面再说。

  生:渔夫如果把这件事揭穿的话,他就不能活下去了,就说了这句话:“我没有亲眼看见,决不能相信。”可见渔夫的智慧。

  师:很好

  生:“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的吗?、、、、、、”他想魔鬼是个妖怪,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治他的妖气。

  师:他是这样充满自信地说这番话的,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渔夫

  生:聪明,

  生:有胆量,

  生:善于动脑筋,

  生:自信,

  生:遇到困难不慌张,

  生:有智慧,

  生:在危险前不低头,

  生:遇到危险非常冷静,

  生:充满救生欲,

  师:带着你的想法,让我们再来读读渔夫的话。

  生读

  师:这是一个智慧的渔夫,(板书:智慧)这是一个果敢的渔夫,实际上“果敢”你体会最深了,(让刚才读提示语的同学回答)请你再读读这句话

  生: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就立刻盖上锡封。

  师:立刻可以看到渔夫的

  生:果断

  五、体验对比,明确道理,读写结合,拓展阅读。

  师:解老师又想到刚才编的故事,我这样编,行吗?(出示刚才缩写5-25段的文字)

  生:不行,因为那里面没有渔夫的勇敢。

  师:从我的故事中他感受不到渔夫的勇敢。

  生:渔夫的勇敢没有体现出来。

  师:渔夫的勇敢怎样就体现出来了呢

  生:要用细节描写才能表现出来。

  师:真棒,细节描写。实际上对话就是一种细节描写,有了对话描写,魔鬼和渔夫的形象才在我们的眼前鲜活起来,有了对话,才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了对话,才把魔鬼的本性和渔夫的智慧刻画得栩栩如生。

  师:渔夫看到魔鬼钻到胆瓶里,马上就把锡封

  生:盖上

  师:同学们,故事讲完了,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魔鬼终究是战胜不了人的,因为人有智慧。

  师:魔鬼是邪恶的代表,渔夫呢,是正义和的化身。

  生:正义终将会战胜邪恶的。

  师:渔夫真的把胆瓶扔到海里去了吗?他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

  生:扔到海里了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从文章中找答案。

  生:“渔夫一边把胆瓶挪到岸边,一边说,我要把你投到海里、、、、、、”说明还没有把那只胆瓶投到海里。

  师:渔夫会不会把胆瓶投入大海呢

  生:会

  师:到底会不会呢

  生:会

  师:你为什么老和别人想的一样呢?解老师把这个问题留作作业:渔夫到底把胆瓶扔没扔到海里呢?展开你的想象,把这个故事接着写下去。你在编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想象力丰富

  师:当然,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有

  生:细节描写

  生:对话描写

  师:一定要把人物的对话描写清楚。等你写完了,你再找来《一千零一夜》中《渔夫、魔鬼、四色鱼》的故事读一读,看你写的故事跟作者编的故事一样不一样。当然,《一千零一夜》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等着我们同学去阅读。

  语文课,我们教什么

  ──《渔夫的故事》说课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梅辉坡小学解曙昱

  《渔夫的故事》是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学生对它并不陌生。作为入选教材的课文,这节课要教什么呢?这是我拿到这篇课文后,首先考虑的问题。

  翻开第八单元导读,一段亲切的文字映入眼帘:你是不是还记得,在妈妈的怀里,在奶奶的膝前,在学校的阅览室里,听故事、读故事的情景?故事曾经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呀!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走进故事长廊,感受它的魅力,体会其中的道理。我们还要练习复述,并搜集一些故事,让故事长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于是,我这样考虑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达成:

  一、简要复述,了解故事梗概。其一是学生通过默读,从阅读实践中概括。其二是借助老师的板书,疏理文章结构。

  二、这篇文章的语言魅力在哪里呢?最精彩的就是其中的对话描写,所以让孩子们朗读、体会、揣摩人物的语言,成为这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揣摩渔夫与魔鬼的两次对话,我从渔夫的两句问话切入:“你为什么要杀我?”,“胆瓶能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吗?”随着第一个问题的探究,魔鬼的凶恶、狡猾渐渐浮出水面。而对第二个问题语言背后的揣摩,使学生对渔夫的智慧体悟更深。

  三、揣摩到位了,第三个目标: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道理,就会水到渠成。

  四、搜集相关的故事。怎样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相关的故事及更多的故事感兴趣呢?实际上,这篇文章是从《渔夫、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中提取出来的,让学生续写故事,并且运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人物,写完之后再找来原文比较,我想这样是否从学习语文的角度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学生引领到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也可以说老师上课实际是在搭建一座桥梁,搭建教材与课程之间的桥梁,这样才能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1200字篇五

  一、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师:(通过网络连接播放:下雨的图片)回忆以前下雨的日子,我们只能闷在家里,你的心情会怎样

  (通过网络连接播放:雨后彩虹的图片)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会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传统的教学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进入诗歌的情境,因此我利用雨中、雨过天晴图片的对比,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沟起学生回味雨过天晴后那份舒畅的心情,学生思绪一下子被带回到雨后在村头田野嬉戏的欢快场面,文中情感与学生情感一下子达成共鸣,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走进诗中的情境,为以下的学习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读通诗句,感知诗的结构。

  1、在雨过天晴之后,来到大自然的怀抱,他被眼前美景陶醉了,用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个雨后神奇的世界。出示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

  2、检查预习情况,要求读通诗句、读准字音。

  (1)学生分段读诗。

  (2以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形声字。板书:曝

  (3)指导第2小节中“晕皱”的正确读音。

  3、诗人在上小径上看到什么

  板书: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近

  晴空溪水云朵远

  {设计意图:读通这个环节,我只针对学生的初读情况进行反馈,要求学生能做到读准、读通,从整体结构上把握诗文大意。}

  三、品读诗意,体会诗歌意境。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师:接着,就让我们走进雨后的世界,用心来聆听,诗的语言。清晨诗人打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诗人情不自禁地走在那幽深的小径中,老师范读。

  2、这些大自然的普通景物,在诗人笔下一下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鲜活

  3、如品茶一般用心来品味诗的语言,抓住重点词语,用读来唤醒这些大自然的生灵。

  4、[出示:“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1)在这句诗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到小路是有生命的

  (学生抓住温柔,谈自己的理解。)

  (2)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下过雨后,你和小伙伴一起到泥路上玩耍、嬉戏、踩在被雨水润过的小路上,踩在上软软的泥路上面什么感受?把这种感受送到文中去,读出来。

  5、[出示:“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1)在这句诗中,哪个词语使小草特别赋有生机勃勃。

  (学生抓住炫耀,谈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教师引读:经过雨水的沐浴、阳光的润泽,小草显得多可爱。

  教师引读:在阳光、雨露的爱抚下,小草显得多么勃勃生机。

  (学生品读)

  {设计意图:当学生在品读描写小草的诗句时,虽然他们能够明白“炫耀”的意思,但“炫耀着新绿的小草”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有的学生不能用语言表达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时我适时地播放小草图片,学生很自然地走进诗歌的情景,用自己发自内心的读表达出表现文中蕴涵的美。}

  6、[出示:“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1)师:小草用绿色来诉说大自然的语言,小白菊用花朵绽放自己的美丽。

  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小白菊是有鲜活的生命力

  (学生抓住“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一瓣瓣地绽透”谈脑海中画面)

  (2)引导学生用手指再现白菊开放的情形。

  教师引读:“慢慢地抬头”她开的多轻柔,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

  (学生品读)

  (3)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小白菊慢慢张开了笑脸,一瓣、两瓣……努力开放,直到完全---------

  (学生说出自己的头脑中理解:开放,绽开,开到极限,绽透)

  (4)学生品读。

  指导学生朗读:如果把这句诗改成“一瓣一瓣”好吗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说出一瓣一瓣不能够把连续开放的情形表达。)

  小结:一个“绽透”多么形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画面,这就是诗的语言。

  7、[出示:“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教师范读描写蝴蝶的语句。

  (2)让学生说出仿佛在脑海中看到怎样的画面

  (学生想像,说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3)教师引读:蝴蝶在木叶自在闲游,多么诗情画意呀!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

  (在乐曲声中,学生品读)

  (4)师:蝴蝶挥动的翅膀多美呀的翅膀,在诗人笔下成了什么?(智慧书页)

  你觉得蝴蝶的翅膀和智慧书页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师以“枯叶蝶、大眼凤蝶”为例讲解蝴蝶翅膀的保护作用。

  (6)小结:“智慧的翅膀”诗人比喻的是多么生动、贴切,这就是诗的语言。

  8、品读诗的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课前经过调查,发现90%同学都不理解,于是我展示枯叶蝶、大眼蝶的图片,讲解翅膀中蕴含的知识,在理解障碍排除后,品读更加容情入境。}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欣赏完大自然的风光后,你此刻最想做什么?(学生回答投到大自然的怀抱)

  2、学生品读第2小结。

  3、读诗的前两句,你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出示第一小节]

  小结:像这样前面出现过,后面也出现过的类似的语句在写作手法上,叫“前后照应。”

  4、让学生发现这两句异同

  (学生发现顺序调换了,还有语气也是不一样)

  5、读出2小节这种激动的召唤的语气。

  教师引读:一刻也不能停留,我们必须马上出发再读------------

  教师引读: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是那样的无拘无束,酣畅淋漓,再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师: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诗人的视野更加开阔。

  2、学生读第3小结。

  3、你觉得那个词用的特别美?你的脑海中出现怎样的画面

  (学生抓住:晕皱、阴霾、流动的暗绿谈自己的感受)

  4、[播放溪水的晕皱、阴霾图文]

  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例如“新阳推开阴霾”,但意境深远,教师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想像词语的意境,之后对学生理解不够充分的词语,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出示课件,形象的画面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的体会诗中情境。}

  四、容情朗读,品味语言温婉。

  [播放:《在天晴了的时候》配乐朗读]

  师:诗人用细腻、温婉的笔触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体会娓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美的意境,再来感受到诗人的语言。

  {设计意图:品味诗的意境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音乐和图片的衬托下反复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的画面融入朗读中品读整首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温婉,感受到诗句语言的精妙。}

  五、课外延展,了解作者背景。

  [播放:作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

  小结: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中,才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回家后自己捕捉大自然的美,然后写一篇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以文字和图片结合的形式对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适当的介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1200字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

  2.学习并认读大写数字。

  3.学习例句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此法介绍一个事物。

  4.积累和理解一组对联。

  教学重难点:

  1.词句段运用(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个事物,仿照例段写片段)

  2.理解并积累一组对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自评式的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呢

  2.你是怎样解决那些不懂的问题的

  3.读课本第31页“交流平台”的内容,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资料、请教别人)

  4.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一定要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看课本中的图片。这是什么?(一张汇款单)

  2.请你仔细观察,你有什么疑问?(汇款单上的金额为什么要大写?)

  3.学生讨论解决问题。(为了防止金额被篡改。)

  4.出示大写数字,指名认读。(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5.同桌合作。一个说数,另一个用大写数字写出来。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他们的名称有的是新出现的,有的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含义。

  2.出示词语:云技术、多媒体、克隆、互联网,桌面、窗口、潜水、文件夹。

  3.读一读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分别属于哪一类。

  4.小组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第二题。

  1.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作者是怎样介绍事物的?读一读课本中的句子,指出说明方法。(作比较)

  2.作比较有什么好处?(将我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3.拓展练习:请你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中的句子,注意读准“塞”“锁”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

  (1)“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这是出自徐悲鸿的一副对联。此段用南北方景色的不同,道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是一副回文对联,就是上下联从最后一个字往前倒着念和顺着读是一样的。回文要做到“似倒而顺,似顺而倒”,这有赖于巧妙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匠心。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是苏州沧浪亭的对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诗歌《沧浪亭》,“清风明月”指的是自然界的景物,它们没有主人,人人可得而享之,所以说原本是无价的。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诗歌《过苏州》,写苏州景物美好宜人,山水亦似有情,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济南大明湖的一副七言对联。上下联巧用两组数词,仅用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几个最具特色的景观,就极其生动逼真地概括了济南古城风貌的秀美景色。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对联?请全班交流。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了数字的大写,学习了新生词汇,能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的特点,积累了描写自然风光的对联。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发现自然的美丽和奥秘,体会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

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1200字篇七

  本学期教学周为18周

  一、本册学学到达到的主要学习目标

  1.识字: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课文的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人交流图书资料。

  3.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习作: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语。

  5.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得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具体及重难点学习目标(分散及落实在各单元、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中)

  (一)阅读教学:

  1.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2.学习抓住重点(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

  3.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4.学习对课文的内容分加以分析和归纳,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

  5.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交流阅读感受。

  6.学习用圈点、批注、勾画进行阅读的方法。

  (二)“我的发现”

  1.认识排比句

  2.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

  3.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

  4.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

  5.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6.认识拟人句

  7.了解双引号的作用

  8.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口语交际

  1.“走,我们去春游”

  2.“以诚待人的事情”

  3.“大自然的启示”

  4.“小小新闻发布会”

  5.热爱生命的故事

  6.乡村生活

  7.我敬佩的一个人

  8.向你推荐一本书

  (四)习作教学

  写人、记事、写景、写感想、写体会(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1.写校园的景、物、事

  2.写自己的心里话

  3.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

  4.看图写想象

  5.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包括提供材料写作文)

  6.写乡村生活的感受

  7.写敬佩的一个人

  8.自由表达

  9.三次小练笔

  (1)想象人物的表现

  (2)读课文后的感受

  (3)想象周围人的议论

  10、经常记日记

  (五)综合性学习

  1.“大自然的启示:

  2.“乡村生活”

  结语:

  1.本册教材在阅读和作文方面,鲜明地承载着承上启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内容多、任务重。

  如阅读教学在理解语言的内容、思想和表达方法(修辞方法)要求高、内容较深。

  2.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突出重点、落实难点”,要研究学法、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要明确的方向及要把握的教学策略

  (一)把握课型特征,完善教学结构。

  (二)凸显单元主题,切实落实单元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的目标。

  单元主题人文性目标工具性目标阅读习作一“江山如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1.写了哪些景物;怎样的特点;按怎样的顺序写;作者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比喻、排比;想象、感受等)2.积累背诵。3.仿写语句、段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二“以诚待人”1.思考课文中讲述的这些故事,对我们做人处事有什么启示。2.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加深认识,付诸行动。1.能复述课文讲述的故事(一件或几件)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3.学习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4.体会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法。1.小练笔: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我要把想到的写下来。2.写成长过程的心里话。三“大自然的启示”1.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2.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1.能抓住文章的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1)能抓住各部分的内容或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与要点;(认识大标题下有小标题的文章结构和特点)(2)体会文章思想。2.能从内容或情感上体会些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体现在课后练习、语文园地“我的发现”)写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的自己的收集、收获、启发、设想等。四“战争与和平”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想一想: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点什么。1.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2.进一步体会比喻句的特点,学习用恰当的比喻方法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3.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和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如讲了哪几件事),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4.初步了解何为小标题,体会编写小标题的方法。5.能复述课文,讲故事。6.通过“日积月累”积累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紧扣本组专题的看图作文: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五“生命”搜集、了解热爱生命的故事。感受生命的美好,珍惜、热爱生命1.能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2.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3.学会抓重点勾画句子,将自己的读书感受简略地批注在书上。4.积累课文的精彩语段、热爱生命名言警句。1.小练笔:把学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能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写下来。)2.专题学习的故事、收获、感受。内容具体,写出真实的感受.六“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1.巩固写景文章的读书方法: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方法读课文;能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2.体会用拟人句描写景物的描写特点,体会表达效果和表达方法,尝试仿写。3.积累描写田园景色的四字词语。4.尝试仿写《乡下人家》中生动、形象的描写的精彩句子或语段(如颜色描写,乡下动物动作描写;运用“对比”描写方法;场景描写)结合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写有关农村的景物和生活的见闻。七“认准目标,不懈努力”领悟学习做事要有执着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1.能讲述单元课文中的成功故事。2.能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谈自己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3.体会引号的作用。4.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及人物外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方法;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5.积累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语。1.小练笔: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鱼游到了纸上》2.“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八“故事长廊”1.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感受故事的魅力。2.爱读故事、会讲故事(复述)。3.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4.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5.背诵“日积月累”中的歇后语。

  三、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和要求,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策略。

  四、优化教学方法,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一)词语教学:加强多样化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性的综合性训练。

  如近义词、反义词的比较;删(换)词语的比较;词语的归类;结合情景,想象词语,使之具体化;提供一个新的语段,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这些词语;用几个词语连缀成几句话等。

  例:《桂林山水》

  1.图文结合理解“屏障、兀立、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

  2.把下列词语按提示分类。

  波澜壮阔绿树红花峰峦雄伟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红叶似火危峰兀立水平如镜

  山:

  水:

  树:

  例:《七月的天山》

  1.摘抄描写景物色彩的词语

  例:《尊严》

  1.照例子,写词语。

  饥寒交迫

  狼吞虎咽

  2.仔细观察左侧的图画,再用下面提供的词语选两三个写几句话。

  (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例:《自然之道》

  1.(选做题)文中有许多好词,让我们运用这些词来写一个体育课上的情景吧!(可以选择一两个,如果能多用几个就更棒了!)

  踌躇不前欲出又止争先恐后鱼贯而出结伴而出气喘吁吁无遮无拦

  (二)句子和语句教学: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

  其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要切实研究方法,具体引导,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和理解;结合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

  例:《中彩那天》

  1.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第一步: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要理解这个这个了句子,首先要找出关键词“”。

  第二步:抓住这个关键词,你能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吗

  第三步:我能自己回答:

  2.“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第一步:结合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

  第二步:结合实际生活来理解

  新闻链接:某彩票投注站员工受客人委托买了一张彩票,意外中了头奖。尽管客人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但这位员工却主动把巨额彩票送还。结果她失去了得到几百万的机会,却得到了众人的称赞。不久,这个彩票站的生意变得非常红火。这位员工的义举,正是得到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还得到了别人的信任。

  第三步:说说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其次加强句子的积累和运用性训练。积累和仿写句式(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一定结构的句式如总分、并列、递进、转折等)。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等。

  例:《记金花的双龙洞》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溪声也时时。

  (作者不仅运用了相同的句式,并且巧妙地运用了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

  仿写句子:

  ①天上的云朵时而聚,时而,时而停,时而,活像一群淘气的绵羊。

  ②

  2.课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要弄清楚游览顺序,可以寻找作者留下的线索——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如:“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摘抄其中两个过渡句。

  ①

  ②

  你能根据过渡句画一个游览图吗

  (三)理清条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中年段重难点)

  1.关注方法的引导,关注学困生。

  如故事性强的课文,加强进行复述训练。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给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复述故事内容,关注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的语言质量,并有意识地提示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2.本册教材在语文园地八“我的发现”总结如何抓课文主要最常用的方法,但训练不是在第八单元才开始。

  3.应在每个单元开展训练。

  4.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单元的文体或课文特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反复的训练。

  写景游记;科普类;叙事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含有几件事或几方面内容或大标题含小标题的课文(如“大自然的启示”、“夜鹰的歌声年”、“小英雄雨来”“生命生命”

  5.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得特别简练;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不只一种,允许学生用既行之有效、又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

  (1)扣住课题归纳

  (2)联系课文重点归纳(如“蝙蝠和雷达”)

  例:《蝙蝠和雷达》

  科普类的文章条理性强,所以用列表的方式来归纳、整理思路是个很好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2、根据表格内容简要地复述课文,再简要地写写课文的主要内容。

  12大自然的启示

  一、让我们运用不同的方法,概括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1.请用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打扫”森林》的主要内容。

  2.请用直接引用原文的方法概括《人类的老师》的主要内容。

  3.大家来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几种常用方法有

  13《夜莺的歌声》

  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请以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握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仿照例子补充小标题。

  例:一、以歌声诱敌上勾

  二、以歌声

  三、以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文后请完成以下记录。

  1.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请把六部分的内容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假如觉得有困难,可再读课文,逐一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我用分钟完成默读课文。

  3.请尝试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各部分的内容。

  (1)(2)

  (3)(4)

  (5)(6)

  4.把你最受感动的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讲给别人听,并请他(她)给你的复述作评价。

  (四)加强说写结合、读写结合的练习设计。

  (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五、教学设计参考

  第一组:走进千山万水,感受山光水色

  略读课《七月的天山》

  一、导入情境

  1、单元导读、课文导读提示语。

  2、介绍自己游玩过的地方。

  3、师生交流介绍有关新疆和天山的文字、图片或影片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后,检查字词。

  2、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从文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学生交流处读感受,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1、再读课文,在读中注意抓住观察点的变化,可以用笔把这样

  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2、师: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请你选择

  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细细地读一读,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

  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品味作者丰富的想像、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

  四、积累运用,发于笔端

  1、生展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学习作者的写法,把自己去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第二组:以诚待人

  略读课:《将心比心》

  一、谈话导入

  1、通过本单元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词语、句子

  或者段落,我们交流一下。

  2、谁能说一说前面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是谁呢

  为什么?在单元的最后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里,我们将更多地依靠

  自己的学习去了解一个新故事,结交一些新朋友,得到一些新的

  感悟。(板书:故事朋友感悟)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导语,看看学习这篇文章着重要解决哪些问题,用铅笔做好记号。

  (1)母亲是怎样对待别人的

  (2)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3)和同学一块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看法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顺、读通、读正确。抽读。

  3、全班交流。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这个故事其实蕴含了两件事,谁来说说

  那两件事?可是阅读提示中,编者只提到了“母亲是怎样对待别人的”

  你怎么理解这个提问?是啊,母亲怎样对待别人显然是这个故事的重

  点情节,所以,编者抓了重点情节、重点人物来提问。

  (2)谁能简要地说说母亲是怎样对待那个屡次扎错针的实习护士

  请个同学通过朗读来为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情境。

  (3)自己小声读一读,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了感动

  (4)换位体验:假如你是那个第一次给病人扎针的护士,假如你是

  那个手上被扎出青包的病人,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有怎样

  的心理活动

  (5)你从两个“平静”里体会到什么?(眼神语气)

  (6)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也读到了这个朴素的真理

  4、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认为将心比心是什么意思

  还可以用于语言表示将心比心。

  换把椅子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内容正是母亲朴素的想法,也正是课文

  最后一段话的意思,建议同学们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把它

  记在心里。

  6、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故事,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更重要的

  是,我们从中又获得了一些新的感悟,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点

  一点变得丰富起来的。

  7、拓展阅读《宽恕等在桥的另一边》

  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黄河在咆哮——走近黄河,黄河知识知多少

  1、多媒体课件播放黄河录像,让学生猜猜是我国的哪一条河。

  2、你能背诵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千里黄河此一弯,寒风激浪射潼关。——唐太宗

  3、黄河知识知多少?你对黄河还有哪些了解?简单汇报课前惧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4、提示课题。从课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二、到底是谁惹的祸——自学课文,自读自悟

  1、浏览课文,总体感知。

  (1)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文章大概介绍了什么

  2、默读课文,提出疑问。问题可以围绕题目与课文内容提出来,

  教师要关于引导学生疏理问题,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如:

  (1)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隐患

  (3)黄河变坏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把黄河治理好

  (5)黄河的变化给人类什么启示

  3、浏览、默读、朗读、自学、自查、自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

  (3)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两方面原因的关系怎样

  (4)科学家设计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5)缓和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什么

  (6)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4、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圈点勾画,批注感受,

  再在小范围内交流。

  三、黄河,想说爱你真的好难——围绕重点,全班交流

  1、分节读课文,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再把每小节的意思连起来,

  就可整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

  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

  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2、全班交流,读中点拨,解决问题。围绕重点问题组织全班交流

  问题、朗读重点句段、点拨理解难点,结合资料袋畅谈阅读感受

  和体会。

  3、联系周围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四、黄河,你牵动着我的心——总结课文,感情朗读

  1、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写的时候对黄河是带着一种什么的感情来写的

  2、指导朗读,引导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别说你的眼泪无所谓——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1、联系课后“资料袋”,你觉得如何能治理好黄河?请你为“保护母亲河”出谋划策。

  2、有条件引导学生浏览下面网页:

  htt///yxj701-04.9///huang-he-。

  第二课时

  一、爱你没商量——复习检查交流]

  1、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你学到了哪些。

  3、交流课外对黄河的探究情况。汇报一下,当前我国对治理

  黄河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研究,你还

  有什么好的点子。

  二、“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读写结合,习作训练

  1、学了课本你有什么启示

  可以让学生畅谈从文中受到的启示,如: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大自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

  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

  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等等。

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1200字篇八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纯朴的乡村”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一篇略读课文《三月桃花水》,一次口语交际“转述”,一篇习作“我的乐园”,一个“语文园地”。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情景和场景。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要求进行背诵。

  3.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摘抄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5.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重点

  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摘抄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3.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三首》3课时

  《乡下人家》2课时

  《天窗》2课时

  《三月桃花水》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本课安排了两首诗和一首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人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展现了儿童在菜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清平乐·村居》通过描写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刻画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

  这三首诗词从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角度描写了农村生活,展现了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乡村风光。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知识,对于学习古诗词也有了一定的方法。这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乡村景色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插图和导语代入诗的意境、画面和体悟诗境的方式,让学生感知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性学习,再请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2.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诗词朗读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在读中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三首诗词可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在基本疏通词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诗词中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在诗和词的形式上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读诗词时眼前浮出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读感悟和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看注释和插图,朗读背诵,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三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的生活美,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朗读诗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老师:本课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梳理生字词,感知诗词大意。

  3课时

  1.认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的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一、释题导入,初读感知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大胆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4.指名读诗,理解词语。

  5.指名说出每句诗的大意。

  第一句: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第二句:麦子的花一片雪白,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第三句:白天变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门前没有人走动。

  第四句: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二、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读诗思考: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2.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些地方给了你启发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出了幽静的景象。第四句写“蜻蜓蛱蝶飞”显得门前静悄悄的,以动衬静。)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点面结合,动静相衬)

  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三、拓展阅读

  搜集并阅读欣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认读《宿新市徐公店》中的生字,理解句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3.联想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追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想象儿童在花丛中追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2.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初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3.认读“宿、店”。(注意指导学生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4.解题。你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户外广告牌上见过“宿”,引导学生理解“宿”的意思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指住宿的客店,相当于现在的旅馆、酒店。)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

  那一天,杨万里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

  2.了解景物。自由朗读,杨万里在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先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黄蝶”;从图中还能想到田边小路。)

  3.再读诗句,读通顺。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

  的篱落的小径

  的黄蝶

  的树头的菜花

  2.读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深”的意思;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诗中的意思就是跑。)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路,树上叶子还没成荫。儿童追赶黄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无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黄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朗读诗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图文对照背古诗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字外却包含着丰富画面。仔细体会,你能想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桌听听。(交流)

  2.同桌互背古诗。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宿、徐、篱、疏”。

  2.制作“诗画卡”(一首诗,一幅画,制作成可随身携带的“诗画卡”)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一径树头菜花——静

  儿童黄蝶——动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亡赖、卧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背诵课文。

  3.读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感悟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

  读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感悟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

  一、导入新课

  1.理解词,板书课题。

  2.正音:乐(yuè),齐读课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设疑:词中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

  3.指导朗读:

  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一边看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你自己能读懂哪些词语、句子

  2.生交流:

  (1)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师点拨:

  ①古诗词的语言习惯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锄豆”指的是给豆松土或除草。

  ②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么样?该怎么夸他们

  ③练习朗读。

  (2)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

  ①亡赖。

  从“亡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②“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练习说话: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子,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与同桌进行讨论。

  ④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子该怎么读出来呢

  (3)感悟景美。

  师点拨:

  ①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想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③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④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青水秀的农村,真是别有一番乐趣呀。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4)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

  ①“翁媪”分别对应图中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什么?(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②理解“相媚好“。

  ③理解“醉里吴音”。师相机讲解“吴音”,说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

  四、生成画面,读悟结合

  1.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边读这首词边感悟。

  2.交流看到的画面。

  五、简介作者,深悟词情

  1.浏览资料幻灯片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宋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却遭受奸臣排挤,被贬到偏远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到这里之后写的。

  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再读这首词。

  3.交流再读后的感受。

  六、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师引背。

  2.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

  七、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乡村之景,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直到永远。

  2.出示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来读一读。

  清平乐·村居

  景事

  诗词的感悟,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字词的基础之上。在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过程中,我摒弃“独白式”的教学模式,用图片、歌曲、电影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诗词,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理解古诗词的规律,使学生在学习诗词时有规律可循。

  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我在教学本课时,注重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与诗人的感情、诗词的意境产生共鸣,进而帮助学生说出眼前浮现出的情景,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读课题,眼前就会不自主地呈现出一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文章按照屋前、门前、屋后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同时穿插春、夏、秋的季节顺序和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既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学生对于这篇文章充满浓厚兴趣,源于他们对乡村生活的喜爱。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之处,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可以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1.本文语言朴实生动,清新秀美,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感兴趣的景致进行交流,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摘抄文中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丰富语言积累。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3.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一处景致。

  4.摘抄文中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选读探究——品读感悟——朗读再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重点

  引导学生能跟随文章的叙述顺序,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之处。

  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之美,了解课文在空间上、时间上和季节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老师:准备关于乡村风光的图片或乡村生活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时

  1.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并试着给每幅画面取个名字。

  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并试着给每幅画面取个名字。

  一、课前谈话,创设情境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

  二、看图发言,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一起谈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想不想看?(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这就是乡村,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自由发言)

  是啊,乡村就是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一同走进乡村生活,走进普通的农家小院,去领略乡下生活的独特与迷人之处。(板书课题:乡下人家)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学习要求,先让学生自学课文。

  指名读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

  (1)分组读词语。

  (2)抽读课文。

  指名朗读第1、2、5自然段。(课件出示花的图片)介绍课文中出现的几种花。

  (3)读了课文之后,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文用了哪一句话来概括呢?请用波浪线画出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齐读这句话。

  四、默读课文,梳理画面

  1.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2.交流。(让学生概括后随机在黑板上板书)

  画面一:屋前搭瓜架。

  画面二:门前种鲜花。

  画面三:屋后春笋冒。

  画面四:竹林鸡觅食。

  画面五:河里鸭嬉戏。

  画面六:院落吃晚饭。

  画面七:夜听催眠曲。

  五、品读课文,欣赏画面

  学习画面一:“屋前搭瓜架”。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想象一下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2.交流:

  (1)别有风趣。

  静态:从瓜、藤、叶的颜色感受出来的:青的、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动态:嫩绿的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和乡下人家小小的屋子和谐地映衬着,别有风趣。

  读一读。(出示瓜架图)再有感情地读一读。摘抄喜欢的句子。

  (2)可爱。

  与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的两根大旗杆比:石狮子让人感觉严肃,有些呆板;旗杆又显得很单调。而瓜架让人感觉很亲切,很可爱!

  3.你能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出画面的别有风趣和可爱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小结:这屋前搭瓜架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六、课堂小结,练写生字

  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

  2.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习。

  1.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风情,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2.交流课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景致。

  3.摘抄课文中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

  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和赞美之情。

  一、复习上一节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学习“屋前搭瓜架”这个画面,感受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也似乎看到了农家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是那么的勤劳,那么的质朴。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课文还向我们展示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在这些画面中任意选择一个或两个,读一读,想一想,在你眼里这又是一道怎样的风景?你又是怎么感受到的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三、汇报学习成果

  (一)画面二:“门前种鲜花”是一道的风景。

  1.美丽:有些乡下人家在门前的场地上种着几株花,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教师小结:解释“时令”;春天,芍药在叶丛中竞相开放;夏天,凤仙争先恐后地露出一张张笑脸;到了秋天,鸡冠花和大丽菊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我们看。这些花儿依着时令,也就是依着季节顺序开放,给朴素的乡村增添了一抹明丽的色彩。

  2.朴素:因为这些花都是乡下人家随意地种在门前的场地上的,不像城里人把花种在花盆里,而且这些花都很好养,不用怎么照料它们。

  教师小结:一切是那么自然,与乡村风光和谐地相互映衬着,构成了一道朴素的风景。

  从这幅“鲜花轮绽图”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下人家内心的朴实和纯洁。

  3.请女同学来读这段话。

  4.(课件出示中心句)所以我们说——齐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画面三:“屋后春笋冒”是一道的风景。

  1.幽静: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2.生机勃勃: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所以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3.读这个“探”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男同学齐读这句话。

  5.你能想象这些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它们仿佛在说些什么吗?请大家展开想象,把笋的话写下来。

  课件出示: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它们________地说:“________。”

  学生自由写话并交流。

  6.(课件出示雨后春笋图)学生齐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中心句)难怪作者要说——齐读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画面四:“竹林鸡觅食”是一道的风景。

  温馨:母鸡带着小鸡们觅食,而雄鸡似一位阅兵的将军,也似一位尽职的丈夫,也似一位尽职的父亲保护着母鸡和小鸡。多么温馨的一家子。

  (四)画面五:“河里鸭嬉戏”是一道的风景。

  活泼:一群顽皮的鸭子在水里嬉戏。

  和谐:人洗衣,鸭从不吃惊,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五)画面六:“院落吃晚饭”是一道的风景。

  自然、和谐、惬意、充满诗意。

  (六)画面七:“夜听催眠曲”是一道的风景。

  宁静、安详、和谐、充满诗意。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是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2.交流课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景致。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2.用一段话写下你眼中的乡村景致。

  乡下人家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朴实自然,读起来有清风拂面之感,没有较难理解的词句。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来进行教学:“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教学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壹壹范文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下册课堂实录作文1200字四年级8篇,更多相关内容,请翻阅本栏目。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壹壹范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1gw.com/article/14302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