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录
音乐书籍读后感作文1100字篇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在学习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篇课文对我的感觉是不同的。以往学完课文,一般都是这么算了,是“为了学课文而学课文”,并没有多大感触,有点像是应付公式。而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刚开始学的时候,一个同学起来读了一段贝多芬说的话,或者是因为她朗读时感情非常丰富,我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代入到了这篇课文里,到了贝多芬的世界。在那里,我看到一座座的高大的围墙,把贝多芬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开了:外面的世界生机盎然的,一片新绿;而贝多芬的世界却是灰色的——正如他那瞳孔一样。在他的世界中,我看不到什么鲜艳的色彩,只有茫茫无尽的灰色与黑色。我继续向前走着,在贝多芬的世界中漫游。我的耳边飘来他有些飘渺的声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声音像个无助的孩子一般。我仍旧向前走着,已经可以瞧见了贝多芬的心门。他的声音又传来:“听我心里的音乐!……”清晰了许多,也坚定了许多。终于,我到达了心门前,那上面铐着牢牢的枷锁,一道又一道,封锁住了他的心门。“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次,声音是如此激昂,如此有力量,以至于刮起了阵阵狂风,震得我耳膜嗡嗡作响。随着这句话话音落下,门上的锁也都开了,漏出了他心门的样子——竟是个小小的木门?我走上前去,轻轻推了一下,门晃了晃,竟倒了。原来,他的内心是如此脆弱吗?轻轻一碰便轰然倒地,外面的枷锁,原来只是保护自己心灵的一种措施吗?我跨过木门,见到了木门内的景象。这景象让我有点惊讶:我看到了点点滴滴的红色——这是亲情,我看到他的侄子日复一日地来打扰他,他表面虽厌烦,但却从未做到真正伤害他的侄子;我看到一片小小的橙色——这是爱心,我看到一伙孩子捉弄他、嘲笑他,他却只暗地发发牢骚,而不去打骂孩子们。我看到其他的颜色,以及他那十分少见、十分稀有的笑容……这都是与常人无异的,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也有这样的一面,也有这样和我们一样的一面。
只不过较我们来说,他的内心更加沉郁,也更加坚强。他用痛苦反抗着痛苦,用孤独应对着孤独。他不向命运屈服,创作出了众所周知的《命运》;他是一个英雄,创作出了慷慨激昂的《英雄》!他的作品无一不令人震撼,因为那曲子中所蕴含的,是生命的力量啊!那曲子中所迸发的,是生命的激情啊!那曲子中所昭示的,是生命的伟大啊!我无法想象我若遇到他的情况会怎样。会崩溃?会歇斯底里?会放弃生活?会日日以泪洗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做不到像他一样,我做不到像他那样逆流而上!与他相比较,我们在生命中遇到的挫折又算些什么呢?世上没有无法跨越的挫折,只有无法跨越的懦弱的自己!贝多芬用他一生的经历教给人们:做人要挺着腰生存,什么时候都不能弯了脊梁骨;做人要向命运挑战,不能被命运所牵制,而要像贝多芬一样,“扼住命运的喉咙”!人生,总是这样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只有跌倒后的无数次爬起,才会换来最后的成功!
音乐书籍读后感作文1000字篇二
总觉得文字、音乐、绘画是表达感情常用的方法,喜欢音乐,静静的,靠在窗户旁,任清风徐来,看云儿漫步,听花开风轻。
“凡音之起,由人之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音乐是人创作的,是有人的心灵生发出来的,受到外界的触动,一阵风,一场雨,一片黄昏,一种愁绪,一地繁花,一个问候,一丝笑意,都是创作音乐的源泉,音乐有不同的风格,就像人有不同的性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性”,有时候通过音乐可以了解一个人,了解一个民族,了解一个国家。历史上的朝代,总有治世、乱世、亡国几个阶段,通过音乐可以看看那段历史,“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不同的环境,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就有不同的音乐,因为音之起,人心生。一段音乐史,就是一段历史,一段民心史,一本历史典籍。
唱歌时总有人推迟说自己五音不全,哪五音?宫商角徵羽,而且有比喻,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这就是五音。
音和乐有不同,在古代是两个概念,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声和音也有不同,“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我们打多人停留在这”众庶”阶段。
音乐总会触动人的心灵,有感化人的力量,“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我们每天都接受不同的声波,在其中去寻找“音”,何为音?生于人心者也。风吹树叶,汽车鸣笛,高跟鞋触地,都不是音,而是声,连动物都能分辨的声,因为音是发自内心的,是表达人的感情的。乐,通伦理者也,所以正统的都会有一种注重伦理注重感化的作用。由此可知音和乐是有不同的。
当我们去了解异国文化,去看看他的音乐,也许会从中发现朝代的更替,寻找到底是治世,乱世,还是亡国。人心是偏安静的,总这样认为,人需要有自己安静的空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特别适合女孩子。
我不喜欢繁琐的东西,特别是礼仪,太多规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妨碍交际,音乐也是如此,不喜欢太重于技巧的音乐,“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越简单越容易记住越流行。
知礼乐之情者能作,作者谓之圣;识礼乐之文者能述,述者谓之明。
何为作?创作?制作?在知道礼乐的前提下,动了真心有了真情,便想发泄变想创作,这时候创作出来的东西便是“圣”,觉得无论是音乐,文学、绘画,只有在真性情的条件下创作的东西,才会打动人心成为经典。
何为明?英明?高明?记住礼乐,记住“礼道其志,乐和其性”的文章,再把它记述陈述下来,还要遵循依照礼乐行事,这样的人才是高明英明。
音乐书籍读后感作文1200字篇三
刘薇
我推荐的这本书叫《音乐教育书简——中小学音乐教师入职读本》,本书是刚入职支教的小米老师和郭声键教授的书信往来,总共有十二封信。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的是书信的方式,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进行对话和口语交流的方式,这种描写、叙述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更方便了阅读,这不仅仅是一本刚参加工作的音乐教师的入职读本,也适合更多的音乐老师,里面写了很多关于平时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做了解答,我相信一定会开卷有益的!下面我谈谈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和一些启发。
一、师生平等关系:
第一封信里可以看出小米老师第一天上班的心情,跟我刚来的时候一样既兴奋又紧张,好在我不会像她一样忘带课程表而记错班级走错教室,这说明了课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小米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没有正式开始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自我介绍以及定规矩,一堂课下来发现学生冷冰冰的反应才发现自己这方面并没有做好。郭教授就第一堂课应该上些什么内容给了建议,第一堂课对于一位新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教学常规的建立要考虑合适的方式来实现,简单来说就师生平等的意义所在,不要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做什么,更多还是倡导老师从信任、建议、征询的角度来向学生提出自己的要求,第一节课要让学生们感到快乐和自由,这是音乐课所独具的美丽所在,有时候自己也深思,比如到了四五年级阶段,老师为了抽考而备考,有些音乐本质的意义就已经丧失了,在课堂中的某些细节也需要注意,比如:相比:“要”、“必须”、“不准”等硬性词汇,用“请”、“尽量”、“我相信”等就显得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教材主导教学吗
非也!教材是把双刃剑,有了教材,教师就有了教学的基本方向,但是,有了现成的教材,像我这样的新教师来说就很容易产生一种依赖性,教材就变成了教条,在无形中变成了禁锢老师教学创新的紧箍咒。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依赖《教师用书》,毕竟《教师用书》的编写者都是结合自身条件来写的,并不具有普片的实用性,仅仅存在于一些亮点的参考性而已,其实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每堂课上为学生提供不可复制的审美环境,应该是一千个音乐教师就有一千种不一样的音乐教学。
三、教学模式的单一:
比如在欣赏音乐时大多学生都显沉闷,那么欣赏音乐在调动学生情绪方面并不是很容易见效的,改变音乐课堂沉闷气氛的最佳途径还是要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与创造。我最害怕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吵闹,可音乐课一旦变得安静反而会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音乐知识技能是教不会的,参与和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学生自己开口唱,自己去体会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小米老师在一堂课上完以后养成写教学日记的习惯,在课间迅速几下几个关键词,课下再来补充,她说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成长,我突然觉得自己这方面做得很欠缺。大多数的音乐老师固守着教材的设计,固守着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那么就可能出现千篇一律的情景:唱歌课就一定要先练声,欣赏课就一定要作曲家及时代背景,时间长了学生就有逆反会觉得不耐烦了,那么其实这些都可以改变的,艺术讲究的就是打破常规创造需要创新,书中就谈到了环保乐队、流行音乐、套餐式音乐等等,我觉得在以后课堂中这些都是很好的借鉴。
4、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
音乐课堂是有“负”要减的,如果上得不好,就给学生带来了负担。一方面,在学校里,一周就两节音乐课,往往还要被其他学科占有,这实际也是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我们坚守阵地,这本身也在给学生减负。另一方面,新课改以后有所改善但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是: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与其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上,还真不如让学生开心的唱歌,这是第一位,而知识的传授与技能技巧的训练是第二位。我们的唱歌教学首先追求的不是学生的专业唱歌水平,而是让学生敢唱、爱唱和会唱。课上得好不好,根源也在观念,音乐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一个教学设计,这位老师上可能效果很好,那位老师上就不见得行,要想进行教学创新,靠一味地模仿是无法实现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这样能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所在。
5、其他:
书中还提到了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也是离不开的,还有通过课外文艺比赛提升音乐学科地位更是必要的,合唱团的影响不容忽视等等.与我们平时遇到的困难或者需要提升自己的地方都是息息相关的。这本书给我感触很多,作为一名新进的音乐教师,有很多与小米老师似曾相似的地方,但却没有她那种勇于向上的精神,这是值得自己反思的地方,这本书就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进来,我相信会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音乐书籍读后感作文800字篇四
恬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悄悄地洒落在屋内的钢琴上。钢琴前静静地坐着一个人,他闭上双眼,身体随着手指在琴键上的舞动微微倾侧。随着手指抚过,跳跃的音阶组成了一首美妙的曲子——《月光》 。
弹奏的人便是贝多芬。他在一生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他的童年十分艰苦,一开始,人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17岁的他,早早的当上一家之主,负责教育他的两个兄弟……尽管,贝多芬的童年生活如此悲惨,但他对这个时代和消磨这时代的地方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1796年不幸又降临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耳朵日夜作响,像蝗虫侵犯着庄稼地,他的内脏也受剧烈的痛楚折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听觉也越来越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仍能创作出轻松欢快的歌曲,让人无不敬佩。
1801年,他爱上了朱丽埃塔·圭恰迪尼,《月光》便是他在爱情中创造出来送给朱丽埃塔·圭恰迪尼的曲子。
然而,对于他而言,幸福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或许是上天的不公,在幸福光芒将他包围不久就消失的无影无踪。36岁那年,他找到了幸福,在40岁那年,幸福却重新将他遗弃,就像从天堂被死神重重的摔在了冰冷的地狱。1813年他获得了奖项与荣誉在此后的两年他获得了无数的大奖,这段时间是他最光荣的年月。
可又有谁得知,接踵而来的却是他最悲惨的时期,痛苦包围着他。随后那份小小的快乐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贝多芬是宽容的,原谅了那个侄子;贝多芬是不幸的,耳鸣的打击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残酷;而贝多芬又是幸运的,毕竟他曾今拥有过那份幸福。最后的几年,他的作品中时而是嬉笑怒骂,时而又是战胜些许痛苦背后动人的微笑。
在第三次手术过后,在等待第四次手术的时候,在大风雨里,大风雪里,一声响雷中,他咽了最后一口气。在那场大雨中,他丢下了他的曲子,留给了世人无限的遗憾。最后,一个陌生人替他合上了眼睛。
依稀记得,那个夜晚,那个皎洁月光下,那架钢琴前,那个弹奏《月光》的背影。
音乐书籍读后感作文1200字篇五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诸宬博
在前不久,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叫《少年音乐和美术的故事》,这本书讲的是音乐和美术,但我更加喜欢音乐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还是有音阶的故事,就是独揽梅花扫腊雪这一篇文章,它讲得是爸爸收养了王老公公,对他唱起了音阶,意思是让”我”去雪腊扫花梅揽独,然后”我”又将爸爸说的那样给家人们分音阶,爸爸是do,姆妈是sol,以此类推。
在其中写法比较好的就是”养死他”,我们看表面会觉得是把王老公公给养死,实际上是想把他养到死为止。还有单单一个音阶,他就可以让家里每个人都成为音阶当中的一员。
但是看了后面几个故事,我觉得对丰子恺很是好奇,他是在学习方面坚持不懈的人,他从一开始就学口琴,又学风琴,又学小提琴,特别是在学小提琴的时候,姨丈训练他怎样拉小提琴的时候,他全部通过,在平常的练习当中,他的身体也有多处伤痕。
我们一定要像丰子恺一样坚持做一件事情,有始有终。
几天前妈妈给我买了几本新书,有一本是丰子恺写的《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我当初只是随意翻了翻,就放下了,看起了别的书。两天后,我把其他的书读完,就拿起了丰子恺的这本书。
刚翻开第一篇,那个题目就吸引了我,题目是《独览梅花扫腊雪》。作者的弟弟如金活泼幽默。他们的爸爸收留了孤独的老人王老公公,并声明”养死他”。当小男孩听到时觉得可怕,好像是”打死他”,”杀死他”的行为,到后来明白了是好意才安心。读完这篇文章后,才发现题目原来也是”do,re,,fa,so,la,si”,是一种记忆音阶的有趣方式。小男孩如金,把自己的一家人看成一个个音符,我感觉如金这种做法很有创意。家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犹如音乐中的转调,演奏出一家人和谐的乐章。我想我有机会也要学学如金,给家里平常的生活增添乐趣。
如金的姐姐逢春更喜欢美术,从她学习美术的一些经历中我读到了许多有趣的美术知识。逢春一有不会的美术知识就去问爸爸或老师,我敬佩她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因此,她也积累了好多知识。
这本书将枯燥的艺术基本常识融化在平易的小故事中,讲述风趣,情味悠然。我当初真是小瞧了这本书。
四年级三班郑童磊
《少年音乐和美术的故事》这本书,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分为音乐故事和美术故事,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我,真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受益匪浅。
就说音乐的故事吧:丰子恺看见爸爸小时候用语文汉字来记住,”独揽梅花扫腊雪”,顾名思义,就是dore,一看感觉很好玩,所以就爱上了音乐。丰子恺叫爸爸找了一位教音乐的老师,名叫”华先生”.学着学着,丰子恺说音阶就好像家庭中的七个人物,do是最重要的主人,故称”主音”,sol是主妇,就这样依次排列。后来呢,我又在书里学到的口琴是怎样吹得,风琴是怎样弹的。有知道了violin原来是小提琴的意思……而且,丰子恺只要一听说有新的乐器,就向爸爸要钱买新的乐器。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学书法的经历:我上了大班,就是因为看到了姐姐有学书法,而且看了姐姐拿毛笔的方式,还有姐姐用笔的写法,就像画画一样,感觉好玩极了。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学毛笔了,也就开始喜欢上毛笔了。我在林老学了书法以后,我每节课都上的津津有味,所以,自从,我就爱上了书法。在学书法期间,我经历了许多的字体,先是楷书,写久了,看到了隶书,一看隶书的字很大气,就换了隶书;后来妈妈带我去了博物馆,看到了行书,因为看到了行书是连笔字,所以就叫了林老师给我换了行书;接着我看到了我朋友写了篆书,因为篆书写起来想画画,就换了篆书……最后,我学到了草书,草书就一直练了下去。在2015年上半年,艺术节学校第一名,就因为我没有专心练好一种字体,在学区里得了个三等奖,后来,我努力练好一种字体,在瑞安市得了一等奖。就这样,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做事要专心,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不然,一件事也成不了。这件事做一点,那件事做一点,就会哪件事也做不成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音乐书籍读后感作文1200字篇六
音乐史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我国许多音乐学家投入到这一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其结果造就了一篇篇、一部部的音乐史巨著。本书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别论述了古代和中世纪音乐的主要现象,包括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中世纪教与音乐;复调的诞生和发展,以及14世纪新艺术蓬勃兴起。五至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论述了勃艮弟乐派、弗兰德乐派、以及教和反教的各种音乐。八至十章,涉及巴罗克时期,重点在于歌剧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器乐的状况和晚期巴罗克的两位音乐巨人---与亨德尔。十一至十二章,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首先对古典前期有所论述,然后分别讨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特别是贝多芬给予了较多的篇幅。十三至十六章,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讨论,不仅涉及了众多的音乐大师,也对重要的音乐体裁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梳理。勿需质疑,这本音乐史概述全面而详细。
回顾音乐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知道它是由资料收集和故事记录开始的。从对音乐史的相关资料我知道,许多音乐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记载音乐起源、发展以及伟大的作曲家。萌芽状态的音乐史学最早在出现初形,到18世纪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史学。
19世纪音乐史研究进入成熟时期,这时期中世纪的音乐成为研究的重点,作曲家的传记也更加完善。20世纪后音乐史开始有了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扩展和多样性都是20世纪的音乐史的特点。二次世界大战后,音乐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史料规模空前庞大,音乐史和相关学科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这就是音乐史的一个发展过程。当我们现在来回顾音乐史学时,明显可以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浩大和。整本书注重风格研究这一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乐风格演变作为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描述从古代文明到20世纪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音乐现象,把风格作为重要话题。这本书,对于理解不同时期的风格及演变,乃至更多地去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作者已阐述了自己编史的目的是为了力求在阐明作品意味前提下,概要的勾画出音乐史的过程。作者在描述音乐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定要重视音乐作品风格在音乐历史发展这一历程的重要作用。看音乐史必须从音乐的起源看起,而音乐史至今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早期音乐史料少,且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基础,只能凭极少量的记载,辅以一些雕刻、建筑来追溯古代音乐,当然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音乐经过多年的研究,书中把它划分为七个时期: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现代时期。这样划分,对于把握每一时期的音乐家和音乐家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书中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进行深入的描述。浪漫主义对于对音乐史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时期,它伴着、社会的巨大动荡而产生发展。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发掘民间艺术。许多国家的作曲家对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把丰富的民间音乐作为写作素材。但各学者对浪漫主义音乐史的研究说法不一。因此此问题尚存争议。
在书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音乐也随之进入20世纪的大潮中。20世纪对科学技术对创作工具、音乐表现手段、方式等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音乐发展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20世纪音乐对古典音乐的一种反叛。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意识形态,把20世纪音乐作为一种没落的现象来看待。这种也不可避免地反应到专业音乐界中。把20世纪音乐作为一个专门的章节来阐述,这代表了我国对音乐观念的一种进步,从不接受到接受的一个过程,是渐渐以一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20世纪的结果。音乐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艺术的美决定了它的价值之所在,这种价值是可以使全人类接受的。当然也可以为中国人接受,因此音乐史研究必将在中国长期开展下去。也对我们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音乐书籍读后感作文700字篇七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长,像我就喜欢音乐。也许你是幸运的,像书里的音乐家一样,不但拥有一份音乐的天分,还遇到了一位你喜欢的老师,这位老师像音乐一样带给你心灵的欢愉,你的生命之树生长在音乐的河畔,根深叶茂,你将和音乐结缘一生。也许你没那么幸运,在你还不知道音乐是什么时候,你的父母就把它强加给你,他们说这样做是为了是你的未来更佳美好,但事实上你却因此失去了幸福的童年,但音乐总是美好的,只是你在遇到他的时候被别人贴错了标签。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巴赫。他被称为音乐之父,谁又会想到,他的音乐之路是多么的坎坷,十岁的巴赫只能偷偷地借着月光,抄写乐谱,十五岁时步行十多天,走了七百里路到达吕内堡,开始了独立生活。为了聆听大师的音乐,他可以天蒙蒙亮时出发,步行六十里到达汉堡,听完了音乐会,还要再步行六十里回到吕内堡。而当时,巴赫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但是,音乐让巴赫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他只觉得满脑子都是音符天使般款款飞翔,音乐让苦难的生活始终充满着希望和欢悦。
舒伯特是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之一。他追求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他能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他的音乐富有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的鲜活。听着他的音乐,品味如世外桃源般的感觉,你绝对想不到舒伯特一生穷困潦倒,最终让疾病和贫穷在他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过早地夺去了生命。对音乐的狂热丰厚了他短暂的生命。
无论生活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欢乐还是悲伤,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将生活变得美好,在音乐里寻求诗意的栖居,更能让音乐诗化众人的人生。当你栖息在音乐中时你会品味到音乐家们人生的诗意,更能品味到音乐如同感觉春日繁花似锦的绚烂,夏日绿树荫浓的惬意,秋日云淡风轻的舒爽,冬日阳光普照的温暖。
以上就是壹壹范文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书籍读后感作文1100字高中精选七篇,更多相关内容,请翻阅本栏目。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壹壹范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1gw.com/article/13930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