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信用社与三农桥梁范文

联结信用社与三农桥梁范文

背景

主要经验和作法

一、推广过程中,做到“三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该联社充分认识到农户联保贷款对服务“三农”及实现信用社自身效益的重大意义,推广过程中,充分听取地方党政部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以防出现片面性、单纯性,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使农户联保贷款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发放贷款工作,而且通过信贷杠杆作用,将之作为与地方党政工作、农村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相联系的系统工程,充分获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发挥农户联保贷款的最大效能。

二是组织措施到位。该联社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采取了先行试点、摸索经验、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2000年6月份,该联社在亢村镇、张巨乡进行了试点。他们采取向乡镇领导汇报、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分发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联保贷款的作用和意义,并邀请乡镇村委干部加强对联保贷款工作的推广和领导组织,号召符合联保贷款条件的村民申请联保贷款。当农民了解到联保贷款办法后,自愿提出申请,根据集中连片的原则,3至5户农户组成联保小组,选出联保组长,并有联保小组根据本组成员各自能承担的经济责任,民主确定贷款金额,然后由村委、信用社代办员和包片信贷员组成的联保农户资格评定小组进行初审。信用社逐户上门走访、座谈,了解申请农户的经营项目、发展计划、自有资金以及个人资信情况等,集体审核,确定联保农户贷款限额,为农户办理相应等级的联保贷款证。农户拿着贷款证,可以直接到信贷专柜前取得最高限额内的贷款,随用随贷,方便快捷。

三是支农服务到位。联保贷款发放中,各信用社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如张巨信用社设立了联保贷款证一条龙柜台,在农民眼底下办理手续,加深印象,方便职工操作;亢村信用社为了加快农民对联保贷款的了解,制订了通俗易懂的办证流程图,使农民一目了然......

二、实施工作中,坚持“三依靠”。

一是依靠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由于农户联保贷款具有支农高效性和系统性,得到了地方党政的高度重视,他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密切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经常召开会议,制订落实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活动的开展。二是依靠全体信用社职工辛勤扎实的工作。广大信贷员发扬走村串户、吃苦耐劳精神,认真考核,现场办证,并推动了沉淀贷款和利息的清收工作。三是依靠广大农户的积极参与。刚开始大部分农户心存顾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通过信用社艰苦细致的宣传,及时兑现承诺,特别是首批农户尝到使用贷款证的甜头后,提高了对贷款证的认识,激发了广大农户踊跃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严格手续,把好“三关”。

一是严把发证关。坚持“两不两好”(不拖欠乡统筹、村提留、水费,不拖欠信用社老贷款;信用关系好、人品好)的发证条件,按照农户申请、村委会登记造册、3至10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信用社审批的程序和“多户联保,等级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发放贷款证;二是严把贷款投放关,农户贷款时凭“两证一卡”(信用贷款证、身份证和服务卡)发放;三是严把事后监督关。对农户贷款证的发放及运用实行台帐监测,推行一村一本、一户一页、一旬一对、一月一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评定的管理机制,严防“有证不贷,无证照贷,贷而不填,超额放贷”等现象发生,确保农户贷款证管理规范运作。

实施效果及体会

农户联保贷款实施两年多来,实现了“三农”和信用社的双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三农”方面。

㈠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获嘉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70%以上的农户贷款是由信用社提供的。如果信用社继续以小额农贷的方式发放贷款,满足不了农民生产需要,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果要求农户提供存单、抵押品等抵(质)押物,显然与农民的实际相脱离,且办理抵、质押贷款的手续繁杂,有可能延误农时。农户联保贷款在一定时期里有效缓解了农户抵(质)担保手续繁琐、费用高等问题,弥补了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小的不足。它依靠联保小组成员互助作用,使贷款变得借偿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户经营的规模化发展。

㈡增强农民的信用观念,促进了农村信用意识的提高。农户联保、联心、联责、联效、联帮,形成了信息互通、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当联保户中某农户不专心于经营项目时,同组农户会出来制止,目的是促其经营项目能上去,保证按期还款;当个别有困难时,同组农户会履行信用承诺,协助该农户垫款还息还贷。通过联保贷款的推行,培养了农民的信用意识,推动了农村文明建设。

㈢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信用社开展联保贷款后,带动了全县种养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在信用社联保贷款的支持下,该县亢村、冯庄、大辛庄乡建成了水稻高产种植基地,史庄乡建成了万亩红提葡萄基地,城关镇小络村、宋庄村建成了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等等。2002年,照镜优质“金太阳”杏成熟上市,亩产量达1000公斤,亩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亢北早熟葡萄示范园的优质葡萄8月份上市后,亩效益达到了1.5万元;太山、东仓、马营桥等蔬菜基地开发出了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了蔬菜的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联保贷款的实施,受到了地方党政的一致好评。亢村镇党委书记高兴地说:“联保贷款的实施,对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支持农民致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镇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资金靠山就是信用社。”该县领导评价说:“信用社实行联保贷款,扩大对农村信贷投入,替政府为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㈣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联保贷款的实施,对农民遵纪守法意识的增强以及邻里睦和、农村社会稳定均起到了促进作用。亢村镇王某在村里“人缘”不太好,在进行贷款联保时,没有人愿意和他组成联保小组,使他十分孤立,内心受到了很大震动。自此他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主动和四邻五舍搞好关系。后来在村委的帮助下,他如愿以偿地取得了贷款。一位村委领导说:“联保贷款的实施,对我们村委工作帮助很大,违反村规民约、不配合村、组干部工作、不讲信用的就不具备发证条件。村委通过这一载体,树立了更高的威信,各项工作更好搞了,党的各项政策更好落实了。”

二、信用社方面。

㈠有效地降低了信贷风险,信用社效益明显提高。由于联保贷款户的偿债责任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各自的利益也就捆在了一起,相互之间加强了监督,无形中为贷款管理增加了一层监督力量,而且这个监督是全过程的,更直接,更有效。如贷款是否专款专用,否则,其他农户会帮助信用社及时追回,并劝其退出联保组;联保户在经营过程中能相互关照,相互传授技术,相互帮助解决困难,生产经营取得最大的效益,从而奠定了还贷基础。获嘉县信用社自2000年开办联保贷款以来,到期贷款本息收回率达96%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㈡深化了信贷管理,规范了信用社的信贷资金运作。实施农户联保贷款证管理,解决了过去农户借款“找不到门”,信用社收款“找不到人”的问题,彻底改变了农贷管理“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另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发放联保贷款证,合规、合法、高效发放贷款,有效杜绝了跨区贷款、人情贷款及“垒大户”等违规现象发生。既扭转了过去信用社信贷管理混乱的局面,又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㈢提高了信用社的社会声誉,巩固了农村阵地。联保贷款充分体现了农村信用社主动贴近农户、关心农户、信任农户和支持农户的真挚情意,从而获得农民群众对信用社的更多支持。信用社上门核定贷款余额,为信用社和农户之间构建了一个双方定期沟通的桥梁。农民群众认识到只有信用社才是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后盾,积极支持、配合信用社工作,纷纷入股信用社,三年来,该县信用社股金增加万元。联保贷款的实施,带来了党政领导和农民群众关心、支持信用社经营和发展良好局面。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户联保贷款在一定时期内,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发放联保贷款的实际运作中,由于信用社信贷管理不到位、与农户生产信息不对称以及农村生产力落后的现状等制约因素,暴露出联保贷款的一些问题。

一、信用社方面

㈡农户联保贷款单笔额度小,弱化了其应有的支农效能。调查中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户联保贷款因额度较小,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营发展的需要。由于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十分有限,为照顾广大农民“面”上的资金需求,不得不降低单笔贷款额度,这种情况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典型示范户的发展,力量显得十分微弱。

㈢受支农再贷款期限节制,农户联保贷款期限短,不能和农业生产周期合拍。目前,农村信用社大多将联保贷款期限定为半年,最长为一年。而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发展,如经济林种植,约需2至3年。这种期限上的不对称,造成了贷款户还款难,信用社收贷难,引发了很多的麻烦。陈庄花农陈泽新,是信用社的老客户,2002年承包了50亩地种植经济林。据调查,该树亩收入5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但每年的养护费即需5万多元,他以联保方式在信用社贷款4.6万元,期限半年,用于经济林的养护。每次到期后,他便在信用社和亲朋好友之间来回倒腾,借债还贷,然后借贷还债,搞得他焦头烂额,耗费了很多精力。

㈣信用社信贷人员少,存在联保贷款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张巨信用社一名信贷员,负责陈庄、范庄、杨洼3个村900余户,800万元余额的农户贷款,其中联保贷款300笔,300多万元。据统计,有的信用社信贷员工作量更大。这么大的工作量要想保证每笔贷款都做到“三查”制度落到实处,是不现实的。特别是贷前调查和事后监督工作,仅凭各村代办员或村干部作中介,农村的亲情血缘关系会因中介信息失真导致信贷风险。

二、农户方面

㈠“捆绑式”贷款,为联保贷款埋下隐患。调查发现,农户中有借用联保贷款证,或联保户贷款让非联保户使用的现象,还有一些农户将联保组所有贷款证集中起来一个人用,给信用社资金带来了很大风险。一些农户对转让使用贷款证带来的严重后果缺乏足够认识,信用社加大联保的宣传和管理显得尤为迫切。要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户明白贷款证是联保户的资信证明,自觉杜绝外借或挪作他用。同时信用社要把好柜台关,做到贷款证、身份证两对照,制止冒名贷款行为,维护贷款证的严肃性。

㈡“一哄而上”现象,为联保贷款造成市场风险。部分乡村依靠行政主导,通过典型户、重点专业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农户在发展某种产品上存在“一哄而上”现象,如前些年许多乡镇农户养海狸鼠、种日本大萝卜等,出现地方性借款农户产品结构雷同,小额贷款形成了行业性的“垒大户”现象,如果市场价格出现大的波动,导致农户产品出现新的“卖难”。联保贷款的农户组更容易在同一产品上“一哄而上”,从而导致贷款出现行业低落造成的市场风险。

㈢“多头”贷款,为信用社带来管理风险。由于信用社管理不到位,出现个别农户“冒名贷款”、“多头贷款”现象,即一个农户冒用不同人的财产和多个农户联保成组,达到多次贷款的目的,给信用社造成了极大的信贷风险。

㈣“赖债”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为信用社带来信用风险。对个别赖债户、逃债户,信用社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特别是个别乡村干部的宣传误导、个别农户错将信用社贷款当作民政救济,这种情况不仅对信用社信贷资产造成损失,而且对农村信用环境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㈤“乡情”关系,为联保贷款带来道德风险。联保小组的组成,多由本村代办员或村干部考察,而农村复杂的亲情血缘关系,以及“乡里乡亲”的面子关系,会造成个别农户信用评定失真,促成某些农户贷款额度的提高,导致贷款出现潜在风险。

为此,我们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存款的组织力度,增强支农服务功能。人民银行对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应加大总量和延长期限、降低利率,真正符合和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降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成本。

二、优化小额贷款营销方式组合。农村信用社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不断创新,打破传统的“单打一”方式,推出农户小额贷款“套餐”服务。如在建立对农户资信评级的基础上,对部分信用程度较高的农户,在发放抵(质)押或联保贷款的同时,给予一定信用贷款额度的组合贷款,达到既鼓励守信农户的大额贷款,又保持小额贷款营销活力的目的。2002年张巨信用社试行的联保贷款等级管理法,效果较好。他们将花农按经济实力、还款能力、信用程度分为六个等级,规定一级户贷款余额在5万元以内,二级户3万元以内,三级户2万元以内,四级户1.5万元以内,五级户1万元以内,六级户0.5万元以内,贷款户自愿组合联保小组,同等级之间可以联保,高等级可以与低等级联保,但必须与低等级的贷款额一样。同时期限可以适当延长。目前,张巨信用社已评定

一、二级户135户,贷款总额500万元,促成了一大批诚实守信的致富户,未形成一笔沉淀资金。

三、建立信贷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一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道德风险发生。尽管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信贷人员少而借款农户多现象,难以全面管理到位,但仍要坚持贷款“三查”制度,最大限度降低贷款风险;二是建立农户小额贷款一户一卡制度,防范农户多头贷款风险;三是充分发挥联保小组组长协助管理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作用,联保小组成员贷款出现风险,其它成员要及时向信用社报告。切实落实联保小组成员的连带责任,增强小组成员担保意识;四是加强市场调研,防范市场风险发生。信用社信贷员考察农户贷款,必须关注农户产品市场价格走势等信息,并进行市场前景预测,以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防范信贷风险。

四、加在对不良贷款的盘活力度,采取法律、行政等手段清欠不良贷款,在社会上形成赖债可耻、赖债户人人喊打的氛围。对赖债行为的打击,就是对社会信用的弘扬。

>>>>联结信用社与三农桥梁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壹壹范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1gw.com/article/57135.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