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角度,深入挖掘
《也谈无所畏惧》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后,高二下学期新教材中的一个作文选题,该选题是这样的: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有人教诲青年: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请以"也谈无所畏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一般来说,事物都具有多侧面的特点,哪怕简单如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观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对于所议论的对象,可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从不同角度进行议论。明白这一点并养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十分有利于开阔和活跃议论文写作的思路。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确定议论的角度,也就是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出发点。鉴于此,我以自己对《也谈无所畏惧》一题的体会为例谈一下如何教导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选准立论角度,深入挖掘主题。
一、选准立论角度
在多种角度都可以进入议论的情况下,怎样选择一个角度?这里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准确:议论的角度应当与论题或材料的某种含义有自然和密切的联系。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互不相干,这样选定的角度,才是准确的。二是新颖:所谓新颖,就是与众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论题或材料的含义进行思考和分析时,能超越常规,摆脱思维定势,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未见,从而发现和选取新颖、独到的议论角度。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盲目地标新立异,而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求"新"求"异".
就某一篇具体的材料来说,却如璞石蕴玉,必然具有论题的相对确定性或展开议论的较好角度,决非"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就需要我们以审慎的眼光,思辨的机杼,进行综合分析和审视,引导学生较为迅速地找准议论的突破口。如《也谈无所畏惧》一题,首先要让学生注意到"也谈无所畏惧"与"谈无所畏惧"之间的细微差别,注意一个"也"字给我们的信息提示。"也"字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无所畏惧"的精神作为一种共识,虽然已经被无数次地谈论过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态度来观照它,即"老调新谈",谈出这个"新"也就满足了作文对"新颖"的要求。《也谈无所畏惧》就是要从对既有定论的反思或者是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在特定的情势或情景下做出与人们的习惯性思维相反的解释,即在特别的情境中也当"有所畏惧".这样的审题既做到辩证地看待"无所畏惧",达到"新颖"的要求,又能兼顾题目中的"也"字,做到"准确",从而为文章选取了一个准确、新颖的立论角度。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结合教材中的两篇例文《杞人是位哲学家》和《"人走茶凉"属正常》,让学生仔细揣摩这两篇例文的议论角度,熟悉逆向思维型作文的作法,这对学生自己动手作文有很大的启发。
二、深入挖掘主题
确定文章的论点之后,就要析薪破理,深入开掘文章的主题了。而对文章主题挖掘的深浅直接取决于对论题的理解程度。对于《也谈无所畏惧》一题,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无所畏惧"的对象和"有所畏惧"的对象分别是什么,而对"有所畏惧"的对象的选择是直接决定文章质量高下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引发学生思考,而从学生那里我们也会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比如对敌人的侵略、邪恶势力的挑衅、疾病的侵扰、人生的厄运、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对权贵的抗争、对真理的追求,都应发扬无所畏惧的精神。而对大自然、客观规律、经验教训、道德规范、法律约束、生命、历史、文化艺术等等都应持有畏惧之心。
教师除引导学生思考之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甄别。比如,有的学生会把功课上的难题作为"无所畏惧"的对象。而实际上,对难题的克服谈不上"无所畏惧",这里是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还有的学生认为窦娥缺乏"有所畏惧"精神,她如果懂得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就可以明哲保身、性命无虞了,而持类似观点的文章不在少数。这其实是对"畏"与"不畏"作了非此即彼的选择,没有看到二者其实是辩证统一的。"畏"与"不畏"是在不同情势下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是道德准则的两个方面,二者是不矛盾的,不能厚此薄彼。邓小平同志曾经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见《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说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邓小平同志的话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谨小慎微不好",说的是"不怕",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大胆实践,勇往直前。"胆子太大了也不好",说的就是一个"怕"字,"怕"的对应面是"敢",怕与敢相辅相成。多虑必多得,多惧方多勇。有所"怕",正是为了成就领导干部的勇于任事、敢于担责、无私无畏、奋发有为。
类似的论据还有很多,比如"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公’字当头,‘敢’字在先;‘私’字当头,‘慎’字在先"等等,这些论据都同时兼顾了"有畏"与"无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学生用刚刚学过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做论据,认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不畏强秦、不怕牺牲是"无畏"的表现,而在处理与廉颇之间的私人矛盾时,因为畏"国急"而委曲求全,是"有畏"的表现,"畏"与"不畏"一体两面,相辅相成,共济大事。如果"当惧不惧",必将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败坏、违法乱纪现象横行……如果能够"有所畏惧",人们必定会谦下不争、慎始敬终,常怀敬畏之心和忧患意识……
要做到深入开掘文章主题,还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有所畏惧"的实质其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是有自知之明、有警觉心、有责任心的表现,它使我们能够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那么,如何在社会上推进"有所畏惧"的精神,我认为首先是要培养"知耻明德"的社会风气。
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觉于立论的多侧面的审视,提高他们立论的准确性和迅速性,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挖掘主题的方法,引例属文,使议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壹壹范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1gw.com/article/4311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