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间节点、两位历史人物、一场跨时空对话,即将在3月25日登台的话剧《香山之夜》,正以独特的视角汇聚着各方的目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香山之夜话剧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香山之夜话剧观后感1
形式别开生面,制作精益求精
提起革命文艺作品,尤其是讲述党史的文艺作品,大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些经典的桥段。这或多或少地限制了我们对于红色文艺作品的想象。而这次《香山之夜》整体呈现出了重大的创新。导演和编剧用极其简洁的手法——一个新中国成立前夜的固定场景、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平行时空中的隔空对话、两三次跳出戏外的演员穿插——寥寥数个要素,几乎简约到极致,然而精彩而丰富的台词、精确而深刻的表演、“钟声”“雨声”视频等要素相穿插精致而巧妙的场景转换,却如笔笔精准的白描,借用毛泽东与蒋介石两个人的视角与口吻,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伴随着近代中国革命史成长的重要足迹。舞台上虽然只有两个演员,但是我耳边仿佛能听到民族怒吼、炮声隆隆、千军万马、英雄辈出的漫漫画卷。整出戏剧有一种极简主义的意境之美——内涵隽永、意味深长。这种创新的手法,使我们对传统革命题材文艺作品在表现方式上新的可能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开辟了新的先河。
两位演员用心用情,展现了卓越的艺术才华
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但是《香山之夜》向我们展现的,是有血有肉、有痛有爱,特别鲜活生动的两个人。毛主席对妻子杨开慧痛彻心扉的思念、对战友牺牲的痛惜不舍、对人民全心全意的爱、对中华民族伟大的使命感、对迎接胜利的信心与决心,都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鲜活、特别真实,充满了人格的魅力。而作为失败者的蒋介石,编剧也没有吝惜笔墨,对人物的个性和心理活动塑造得非常丰满。蒋介石对多年的老部下陈布雷那种愧疚,对明知大势已去那种无奈而痛苦的挣扎,对毛主席那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惺惺相惜与无奈愤恨,都表达得尤为鲜明而令人信服。
本剧既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更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学习党史的机会
跟随着演员的对白和情节的展开,我一直在内心不断追问——在风起云涌的近代史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跨越无数困难走向最终的成功?历史是如何经历了重重筛选而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剧中选择了几个历史的片段,用非常凝练的手法以点带面地向我们解读了这种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最后的胜利、赢得中国人民的认可,就是因为这个党一直在为中国谋复兴,在为人民谋幸福。比如在国共谈判的关键时候,双方的选择及其所代表的初心高下立现。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庆典,全国正在掀起学习党史的高潮,《香山之夜》无疑就是一次非常难得而生动的学习机会。作为九三学社社员的我,看完这部戏剧后对两个代表人物背后所代表的两条道路有了充分的了解和判断,对回答中国共产党心怀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学习和认识。
香山之夜话剧观后感2
《香山之夜》由李宝群编剧,任鸣导演。故事以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重要的历史关头为时间节点,通过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超时空心灵对话”,以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选择和不同结果,来全面回溯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展现党的奋斗历程,揭示出深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胜利并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始终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在建党百年之际,这部作品既能让观众全面回顾党的历史,了解党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并不断发展壮大,又能思考当下,感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虚实结合,以史实为内容基础,用诗意化的想象作为外部形式,是该剧区别于传统现实主义作品的艺术特色。导演任鸣表示,“我们充分利用戏剧舞台的假定性,实现一种隔空对话。”在戏剧结构上,该剧采用跳进跳出的形式,“演员在舞台上既是历史人物,又是演员自己,同时还是历史的叙述人,这三重身份,有清晰的转换。”任鸣认为,在这样的转换中,舞台上演员通过身份转换,更能带领观众一起进入到戏剧情境中,感受剧中人物的所思所想,从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在舞台上形似是第一步,但仅仅靠形似只能吸引观众五分钟,之后的就要靠神似,神似需要的是对人物思想的理解。”扮演毛泽东的演员王斑说。作为观众熟悉的北京人艺演员,他曾在影视剧《毛泽东三兄弟》中扮演青年毛泽东。在王斑看来,要展现立体的人物形象,离不开背后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作为创作者,自己要先学党史、懂党史,才能在舞台上给观众讲党史。”
香山之夜话剧观后感3
三重身份转换增强观众代入感
《香山之夜》由李宝群编剧,任鸣导演。与同类题材相比,该剧摒弃了讲一段故事的做法,而是以1949年4月23日晚解放军强渡长江,占领南京这一重要的历史关头为时间节点,毛泽东和蒋介石“超时空心灵对话”,全面回溯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展现党的奋斗历程,更揭示出深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胜利并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始终是在为中国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用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选择和不同结果,诠释出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建党百年之际,这部作品的上演既能让观众全面回顾党的历史,了解党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并不断发展壮大,又能思考当下,感悟新时代的特殊使命担当。
舞台上,虚实结合,以史实为内容基础,用诗意化的想象作为外部形式。导演任鸣表示,“在作品中,通过艺术想象,让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空间的毛泽东与蒋介石进行一番激烈的语言、思想和理想信念的交锋。在戏剧结构上,大胆采用跳进跳出的形式,演员在舞台上既是历史人物,又是演员自己,同时还是历史的叙述人,三重身份清晰转换。演员通过身份转换,更能带领观众一起进入戏剧情境中,感受剧中人物的所思所想。”
两位历史人物要求演员内外兼修
对于北京人艺来说,此次也在舞台上首开出现党和国家领袖形象的先河,如何演出领袖人物的风采,还原其他历史人物的真实?
“在舞台上形似是第一步,要让观众相信,但仅仅靠形似只能吸引观众五分钟,之后就要靠神似,神似需要的是对人物思想的理解。通过演员之口说出的语言,传递的是领袖的思想。”扮演毛泽东的王斑表示。此前,他曾在影视剧《毛泽东三兄弟》中扮演青年毛泽东,“此番能够出演盛年时期的毛泽东,对自己而言是光荣的任务。剧中要展现一个立体的毛主席,除了他的行为特点,生活习惯,更要展现的是他的雄才伟略,他的铁血柔情,他的自信幽默……这些都要通过演员的反复体悟打磨之后自然流露。”在王斑看来,这样的自然流露离不开背后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作为创作者,自己要先学党史、懂党史,才能在舞台上给观众讲党史。”
另一位历史人物蒋介石则由强力外援方旭出演。之前这一人物形象被多次展现在影视作品中,但在舞台上作为主要角色出现却并不多见。如何呈现,方旭认为,需要的是内外兼修,“外在的形体,依靠的是内部感受的支撑。而内部感受需要演员下很多功夫。”为此他做了大量案头工作,“除了跟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我看了一百集的历史纪录片,从历史的脉络去梳理人物。”坚实而富有深度的研究,使得方旭创造性地还原了这个历史人物。
一堂特殊的党课站在当下回溯历史
在全党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为了让更多党员通过舞台这一鲜活载体去学习党史、理解党史,北京人艺在首轮7场常规演出之外,特意在下午时段加开了6场党史学习教育专场,让更多党员有机会走进剧场,一起上一堂特殊的党课。专场演出的观众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的共同身份都是普通党员,走入剧场观看这部剧对他们中的多数人而言都是震撼而新鲜的体验——“没想到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信息量这么大。”一位来自市属企业的观众表示,“作品从历史人物的视角梳理了党的各个重要时间节点,囊括了重要历史内容,让我们能对党史有个全面而浓缩的回顾,并且其中有着创作者独特的思考。”
还有的观众觉得,“跳进跳出的戏中戏也非常有意思,不但在观看过程中增加了趣味性,更大的作用是让我们尝试站在当下去思考历史。”
“看了这个戏,让我们觉得,演员塑造的人物不是历史课本上的,而是立体丰富的,我觉得人艺是用心用情用功才创作出这部作品。”除了对作品本身的肯定,更有来自基层的普通党员表示,这部作品为自己提供了不少思考,“今年是让人振奋的一年,既是建党百年又恰逢‘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看这部作品回顾党史,是一次对党员干部的鼓舞。我们更加明白了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更要去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以上就是壹壹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香山之夜话剧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壹壹范文网。
【香山之夜话剧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相关推荐文章: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壹壹范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1gw.com/article/4256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