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履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责,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我局遵循“监管目标选择全覆盖、监管手段运用多样化、监管流程设计无缝隙”的原则,综合运用自查、抽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检查、帮扶与调研相结合,上下联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实施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着力构建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相匹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新机制,着力构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长效机制,在推进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现就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制度保障机制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高质量地开展会计信息检查工作,我局坚持把健全制度保障机制作为今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首要任务,着力健全三项制度:
(一)健全检查制约机制。坚持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实施过程中把好“四关”,确保依法行政质量。一是把好“政策关”。每个检查项目实施前,检查组长都自觉召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就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难点问题给予讲解,使检查人员对即将展开的检查项目及其技术难点了然在胸。二是把好“入门关”。严格按照规定于检查实施前三天下达通知,入驻被告查单位同时张贴公告、设置举报电话,检查前召开座谈会,以确保检查的严肃性。三是把好“纪律关”。下达检查通知同时附送《市财政局监督检查人员十不准》,向被查单位申明检查纪律,以便于被查单位和群众监督。四是把好“程序关”。从通知下达、检查组入驻、实施检查、告知到下达检查结论、下达处罚决定等各个环节均严格依法实施,确保每一环节均合法合规、严谨周密。
(二)健全查前调查制度。查前调查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是完善资料库。我们通过日常监管中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历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情况进行归集、整理,建立被查单位信息资料库,为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提供科学选户。二是完善检查方案。在进点被查单位后,通过座谈、询问、分析等方法,以及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情况,为制定科学周密的检查计划奠定基础。三是完善沟通机制。我们注重向被查单位领导及会计人员宣传相关政策取得支持。在检查前召开座谈会时,一方面通报检查项目及与之相关的法规政策,一方面向被查单位通报检查纪律,同时宣讲规范会计行为的重要现实意义,既赢得被查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又为顺利实施检查创设良好外部条件。
(三)健全回访制度。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遵守国家会计法规的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全社会会计信息质量,从源头上遏止会计信息的失真。为此,我局完善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跟踪回访”制度。检查处理决定下达后,要求检查组定期对企业进行跟踪回访,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处理决定,跟踪回访企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防止企业违纪问题“死灰复燃”。对于跟踪回访中发现个别企业整改不力、屡查屡犯的依法加重处罚,有效地巩固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成果。
(四)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一是注重合理调配检查人员。组成每个检查组时,都事先对检查力量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也为培养业务骨干创造条件。二是建立会计监督业务与廉政建设“三同”制度。即同布置、同检查、同汇报,检查期间,局专门派出督查组进到每一个检查点抽查检查组执行廉政纪律情况和检查进展情况,并及时协调处理检查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三是建立检查质量内部控制制度。以检查组为单位建立检查工作日志制度,为控制检查质量和进度、防范检查检查风险奠定基础。
二、严格依法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为了有效组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我们根据省局工作要求,突出检查重点,不断开拓检查工作思路,强化检查工作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市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取得新成效。
(三)认真培训。针对这几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一方面加强宣传培训,一方面狠抓业务培训。一是加大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经济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单位领导明确自己是第一责任人,使被查单位财会人员掌握了一定的财务知识,杜绝了不规范会计行为。二是针对全市财政监督干部业务技能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注重加强财会人员的在职培训,先后在市本级和县区开展了4次业务培训,切实帮助检查人员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有效的提高了会计信息检查工作质量。三是创造性开展对被查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针对部分被查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作为试点,精心实施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新会计准则、经济法等专题培训,得到被查单位高度评价。
三、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新成效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会计监督的有效方法,对宣传和贯彻法律法规,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规范会计秩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一)强化了法规意识。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监督检查国家政策贯彻落实,并对违反国家政策的现象予以及时纠正和处理,促进了对政策的贯彻执行。并通过检查途径对新出台会计准则、税收政策进行宣传,使企业财务秩序得到有效规范。
(二)强化了会计核算。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了以不符合规定凭证入账,造成支出不合法;收入费用核算不规范,存在着多列少列费用,虚做少做收入;会计科目核算错误;长期股权投资、汇率核算不规范;税后分配未按规定进行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检查后,通过规范、整饬,进一步规范了被查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
(三)强化了财政资金管理。检查发现个别行政事业单位虚列项目、虚假配套、虚报冒领、套取投资,连年结转,擅自调整或变更专项资金项目,置换转移财政资金用途等违法问题并及时予以查处、纠正,保证各部门项目资金职能不变,管理不乱,专户存储,专账核算和专款专用。同时,通过深入前沿进行预算真实性审核,从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堵塞了导致财政资金损失浪费的漏洞,强化了财政资金管理。
三、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和核算方面
(1)会计科目核算错误。发现企业将银行贷款利息支出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未在“财务费用”中核算。购买软件记入固定资产账未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等问题。
(2)未按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民营企业中年末不进行分配,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两家企业应提未提法定盈余公积17.45万元。
(3)不依法设置会计账薄或者私设会计账薄。
国有资产方面
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
私设“小金库”方面
(1)公款私存(将财政资金或者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或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2)收入不入账(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薄核算设立“小金库”);
(3)部分收入未纳入单位统一会计核算(账外设账形成“小金库”);
(4)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赞助费和咨询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方面
为了达到虚增虚减效益,未经批准采取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人为调整成果的行为。
会计要素方面
为了达到某种不合乎规定的利益而采取非正规手段致使资产不实、负债不实、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不实、收入不实、支出不实、利润(结余)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问题的成因
1、领导不够重视,企业依法纳税意识淡薄。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法人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存在重经营轻管理倾向,认为会计人员只是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被动记账,在会计人员任用上要求不高,任用的会计人员不符合岗位相适应业务技能要求。财务和依法纳税意识比较淡薄,企业生产成本费用和个人消费支出混淆,将不合法的原始凭证进行报销,造成会计核算上有虚列支出现象。有的企业会计明知应作纳税申报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作申报或作部分申报而偷逃国家税收。如收入未作纳税申报;有企业利用预提项目和应付工资年末大量余额不纳税,造成少缴国家税收。
2、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财务和税法改革步伐。这几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税法的改革步子比较大,相关法规变化大。在检查中发现个别会计人员对新的所得税实施细则等相关税法和国家对企业相关补贴会计核算等会计政策了解不够,造成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漏交国家税收。个别企业会计人员本身的层次不高、经验不足,无法承担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技能,缺乏职业道德,会计人员按领导意图进行核算,造成了会计核算不规范,费用支出手续把关不严,财务管理混乱。
四、今后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从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入手,加强以《会计法》为主的相关财经法规教育,抓好继续教育培训,让所有从业人员懂法、守法、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诚心观.同时,加大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使每个会计都能成为行家能.
2、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办法。教育引导财政监督干部严格执行监督检查程序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到监督检查中去。同时,要转变工作思路,加强业务学习,指导个别业务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从源头上杜绝不规范会计行为。
五、加强会计监督及会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以科学化精细化要求为准绳,不断创新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理念。一是要由检查式监督转变为管理与监督相结合的管理式监督。要围绕会计信息的合法性、规范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管理,加大监督力度,积极开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事中监督和事后追踪问效,规范会计行为,为财政管理和监管对象服务。二是要由单一监督转向共同监督。进一步理顺财政监督与审计机构、证监会、国资委、监管单位之间的关系,在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划清职责权限,按照分类监督与共同监督相结合、分阶段监督与总体监督相结合、财政监督与监管对象内控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分头开展工作,避免短期内频繁检查现象的发生,全力为监督对象服务。三是要由传统监督向科学监督转变。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技术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手段,提高财政监督的信息共享度和工作效率。
(二)以科学化精细化要求为准绳,不断创新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手段。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部分企业在运用会计电算化和企业资源规划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建立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充分发挥财务软件管理效能,更没有将财务监督管理制度融入内控制度的整体设计之中,使其发挥应有的财务监督功能。财政部门要加大宣传和检查力度,促进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规范运行。与此同时,还要针对行业的特点,逐步制定分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基本方法》,对各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进行规范,尤其要着手制定反映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程度的定量与定性指标,制定统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在现行的通过资产、负债、利润等绝对指标反映信息失真程度的基础上,增设相对数指标,以便有的放矢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三)以科学化精细化要求为准绳,不断丰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内涵。要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寓于财政管理监督检查之中,促使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的有机结合。一是适时拓宽检查覆盖面。在组织对企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要对其执行国家财税政策等情况进行检查;在组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要对其预算编制和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及财政资金有效性等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暴露问题,并提出完善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建立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私有成分比重逐渐增加,企业作为纳税人,只要会计行为规范,依法经营,按章纳税,与财政部门之间已没有直接的联系,加之,随着财政职能的不断调整,现在财政既不管企业、又不管报表,因此,监督检查机构要做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就必须建立企业基础资料的信息平台,健全被查企业的档案,加强与工商、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动态情况,也便于最大限度的选准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检查对象。三是将外资企业年报核查统一纳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范畴。目前,国家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已经实现了统一,充分表明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地位的确立,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范围覆盖到所有的外资企业的时机已基本成熟,所以,应当将外商投资企业财政核查并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以实现财政部门内部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提升效率。
(四)以科学化精细化要求为准绳,不断充实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队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队伍建设的优劣,与各级财政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湖北等省由一把手亲自主管财政监督工作的成功经验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笔者认为,要建立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队伍,首先,要在各级财政部门内部给予财政监督机构相应的地位。从机构设置上说,财政监督机构作为执法机构,理应为行政编制,可是,现实情况是,全国大多数省市的财政监督机构仍为推行公务员的事业编制,相当一部分财政监督机构仍是处于授权执法的地位,并且名称不尽统一,这种状况应当尽快改善。其次,要把业务精湛的专业人员充实到财政监督队伍中去。由于领导不重视,多数财政部门的人员构成,在年龄、学历、专业等各方面均是差强人意,这种状况也应当尽快改善。第三,建议改“组长负责制”为“项目负责人制”。即:只明确检查项目负责人,其他助理人员由项目负责人指定,实行检查全过程“一竿子”到底、直到提出初步处理建议的做法。这个项目负责人,不一定是行政领导,也不应局限于财政系统内部人员,可以是业务精湛的年轻财务专业人员,可以是社会从业人员,比如注册会计师,也可以是审计人员、投资评审专业人员,甚至是证券分析人士。总之,应当根据被查单位的行业特点及检查项目的专业性需求等遴选项目负责人,这样做的好处,既有利于充分放大项目负责人的专业优势,更有利于统筹和合理配置检查力量,提高检查效率。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壹壹范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1gw.com/article/1879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