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暑期实践报告三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期实践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暑期实践报告 篇1
7月初,我们502行动小组在苏州进行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课题是: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再到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
围绕这这种就业见习的课题,我们以个人访谈为主,问卷调查为辅展开。
当我们穿着火红的衣服在第一站——大学校园里活动时,个个内心激动不已,当然不可避免的还有一些羞涩感。由于正值放假期间,学校里人很少,找了好一阵子才看到几个人,当然在活动过程中有少数几个人拒绝了我们,想想挺气馁的,但我们并不放弃,因为今日事今日毕嘛,况且我们每个人都要收回一定的问卷,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天我们如期完成任务。看来包工到人的方法还挺奏效的。
接着利用一天的时间在校园里进行了个人访谈,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我们真不好意思打扰他们,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敲门,有几个好心的学长接受了我们的请求。其中有一个人向我们讲述了实习兼职的重要性,但并不是盲目的,为了提升某方面的能力而对症下药,同时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统筹课内外时间安排。还有一个学长把他如今的现状告诉了我们,他说自己感到空荡荡的,很多时间都是在打游戏、躺在床上度过的,缺乏精神的独立和良好的自控意识,对于将来一片混沌。
我们的第二站是干将路的人才市场。本打算去看看现场招聘会的,可是事与愿违。万幸的是采访到了一些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看着公告栏下令人眼花缭乱的招聘信息,看着那一个个成熟而忙碌的身影,再看看那一双双饱含忧郁眼神的大眼睛,我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个人前途的渺茫,毕业后我们该做什么样的人,该干什么样的事业,一切都那般茫然,那般遥不可及,那般没有概念。听着一声声叹息:这个不适合我,那个我的要求达不到……求职路上的辛酸与苦楚
我们找了几个在找工作的毕业生进行了访谈。其中一个是学习土建的专科生,他向我们讲述了现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去年毕业生高达600万,有100多万未找到工作,大学生找工作难这种局面可能会持续几年,除此他还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大学生活,坦承那时有许多时间都不知所措,一学期,一年,两年,三年,突然发现自己没认真听几节课,没认真读几本书……另一位毕业于山东某大学因薪资问题而暂未找到工作
听着他们一个个讲着求职路上的艰辛苦楚,我们日趋干涸的内心得到了些许滋润,大学毕业后我们该怎么办,能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团结的重要性,集体的智慧。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任务,经过简单分工,做起来就比较简单。一个人想不通的问题,经过大家的分析,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其次一个团队中乃至一个集体里,领头羊很重要,就仿佛是部队里的标兵,草原上奔跑的雄鹰,天空中盘旋的苍鹰,只要他踏出了第一步,许多人也会毫不犹豫地跟上,他敢做,别人也敢闯。
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本着求真求实,不虚度求收获的原则,让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该怎么度过,自己的人生蓝图该怎样描绘,获益不少。我们这次的实践能有所收获有以下几个原因:
⒈不怕被拒绝,失败不泄气
⒉团结合作
⒊分工明确,包工到人。
暑期实践报告 篇2
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在学校课堂里学到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次能得到在媒体实习的机会,把理论付诸于实践,我非常珍惜。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有人说大一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不会什么;大二的学生知道自己不会什么;大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会什么;大四的学生知道自己会什么。于我来说,实习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让我明白了自己“不会什么”,于是才有了弥补的可能。
在报社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人际关系。采编大厅里坐着的有领导,有见习,还有同我一样的实习生。来报社的第一天就一个感觉:实习生比多。几乎每个都带有实习生,有的甚至带了两三个之多,所以首先要取得的就是老师的信任。这些本没有带实习生的义务,我们这些半吊子水平的实习生也确实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所以让他们相信我们是诚心诚意来学习的,我们能给报社帮上一些忙是很重要的。时间久了,我们和的关系都是亦师亦友的。大家都喜欢勤快的人,有些琐碎的小事是每个实习生都必须经历的。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帮老师做些清洁工作,给老师们倒水、拿报纸,眼高手低的大学生是不为人所喜的,只有给们留下好映像,他们才会逐渐信任你,出去采访的时候也会尽量带着你。其次,和实习生们的相处也是很重要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疏离,彼此是同伴又是竞争对手,但毕竟是同龄人,交流起来也比较投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实习的地方,彼此就好像是对方的镜子,不多久,十几个人竟都成了朋友,这算是本次实习的额外收获吧。
这次实习中,最重要的是积累了实际工作的经验。理论说起来谁都会,但真正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做起来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就拿采访来说,我们都知道采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明确采访的目的和重点,要具备必要的知识,要熟悉采访对象,要使采访的起点高,节省时间。但这些都是课本上的知识,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尤其对于都市报,我们面对的都是突发事件,没有时间先去了解采访对象,没有时间临时“具备”相关知识,即便是赶往采访的路上匆忙定下的采访目的和重点,多数情况下也会在置身于事发现场时发生改变,也会因采访对象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而改变。另外,采访时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对来说是非常头痛的,因为不了解,采访就不可能深入,在采访对象侃侃而谈的时候,就会疲于应付,导致报道流于表面。所以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时刻处于采访状态中,随时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把每一次采访都当作是学习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这些新手欠缺的就是经验,只有接触的多了,我们的视野才能得以开拓,这对以后的工作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还要懂得创造访问的条件。通常到了新闻现场,我们首先要找到掌握总体情况的人,其次找一些一般参与者、知情者,然后是事件的外围人物,即旁观者和听说过的人。这三种人缺少任何一种就会让受众觉得报道不完整,缺少说服力。另外还要选择好访问的时机和场合,在一次工地失事的负面事件采访中,一些工人面对的时候守口如瓶,但私下里却单独电话联系反映情况,因为他们害怕别人知道是自己向透漏情况,害怕工地负责人报复。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穿衣服也要注意采访的场合。记得有一次采访的对象是珠宝商,到了现场以后,才发现他们都是西装革履,只有我一个人还是T恤衫牛仔裤,感觉特别尴尬。
带我的赵老师经常对我说,最大限度地让接受进而倾诉,才能算是好,在这方面我欠缺的很多。有一次采访需要了解当事人居委会方面的情况,赵老师让我单独电话采访,可是我问来问去问了一堆空话,没用,而且还让居委会的人觉得很委屈,因为当时听信居民的一面之词,潜意识里认为居委会什么工作都没做,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我的语气让居委会的人感到不舒服,但事实上居委会做了很多,这次采访很不愉快,后来赵老师重新打了个电话,先把我这个烂摊子收拾了,之后问到了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次失败的采访让我认识到,兼听则明,不可相信一面之词,有时候弱势的一方并不是有理的一方,我们所遭遇的事实很少有绝对错的一方和完全对的一方,切莫让感情影响判断。采访的时候要把握好交谈的气氛万文库,的身份很敏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对方觉得的到来能给他一个澄清事实的机会,而不是来怀疑诘问追究责任的。还要注意问话要从具体情况问起,要从细节下手,问得简单明白,一个太过笼统的问题会让被访者觉得无从开口。此外还要及时组织问题引导谈话,问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切莫让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
观察的能力是一个新闻最基本的素质,它是取得第一手材料的唯一途径,以及把第二、三手材料变成第一手材料的主要手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观察会成为采访的唯一手段。有时候愈是细节的愈是特别的,很多报道都是因细节儿出彩,很多采访也是因细节而真实,能让判断采访对象言论的真伪。
采访的最后一步是核实,在**报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过的每一次采访都要在采访结束后向相关单位或个人核实,报纸上的一小块文字,看起来简单,但这四五百字要求亲身赶往现场,去采访、写稿、求证,无法核实的宁可抛弃不用,也不能冒着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去刊发,事实上每一篇文章在交到手中时,都要再一次审查。
至于新闻稿的写作,赵老师一再提醒我要有现场感,受众是通过的眼睛去感知新闻现场的,让受众感到在现场,才能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也许是由于热线部大部分的稿件都发在《**》《**》和《**》等板块,我们的采访尤其注意时效性和时间性,赵老师到达新闻现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表,记下到现场的时间。我们都知道新闻的五个“W”,当初上课的时候背得那叫一个滚瓜烂熟,平时也要求自己时刻记着,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却犯过这种乌龙错误,比如好不容易采访结束,忘记问当事人的姓名,比如兴冲冲从事发现场赶回来然后发现忘记记下事发地点在哪里,比如终于写完了一篇稿子忘记了向相关单位核实……犯了不少错误,受了不少打击,心情难免低落,不过我相信人是在挫折中成长的,这些打击便是活生生的教材,我还没有参加工作,有了这些经历,也许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少走许多弯路。
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还锻炼了我的韧性,让我懂得一个新闻要随时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解心情。不是每次采访都能很顺利的,尤其是一些负面的新闻,除了要想方设法套出话来外,还要学会保护自己。关于套话,我的体会是“脸皮厚则无敌”,如果采访对象说“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或干脆就不开口,如果不想放弃,就不要接他的话,大可从其他方面去问,契而不舍,是为无敌。此外,即便真的被拒绝地一干二净也不必难受,如果被拒绝一次受伤一次,相信大部分也活不到现在。
有时候一些不怎么难的采访,老师会让我自己去,每次出去她都会叮嘱我要注意安全,这几乎是她每天必对我说的话。这可不是一句客道话。有时候为了新闻的真实性,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采用“暗访”的手段。7月8日我们刊登了一篇报道《青蛙还在卖市场管理办说“没权管”》,因为当时采访的时候,我们冒充要买青蛙的,赵老师用自己都手机给卖青蛙的打了个订购电话,稿子发出来后,那一整天,青蛙贩子就一直电话骚扰赵老师,让人不胜其烦。后来,在报社坐着的时候,偶尔会接到一些询问某某手机号的电话,刚开始我不怎么在意,就去帮他问该的电话,但老师们提醒我们对于这类电话要警惕,采编大厅的电话大部分都曾公布到报纸上,很多被负面报道过的人和单位可能想通过报社电话询问手机,这中间有什么企图就难说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当不辜负报社老师几十天来对我的帮助,做一个合格的,让自己成为群众看社会的眼睛,不愧于“铁肩担道义”这几个字的重量。
暑期实践报告 篇3
时光荏苒,时间从未为谁逗留,转眼间,我们已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这个假期,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充实的一个假期,第一次真真正正地走入社会,切切实实地锻炼了一回,感触良多。
作为一个和营销相关的广告学专业学生,一直以为销售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很多事情往往就是看着简单,做起来难。这个暑假我选择的是手机销售,两个月的时间,总算是在这个行业入门了。
经过了两个月的摸索,我认为,销售的目的不能单单是为了推销产品,更重要的是要令顾客满意。当顾客经过销售员的推销后,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就会产生一个满意度,他们对产品的满意度越高,也就表示对店铺的满意度越高,这样子带来的后续利益会更高。而且,当你成功地把产品推销出去后产生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这证明了,又一个相信你的人出现了。所以,作为一个称职的销售员,不能仅仅为了利益而盲目推销产品,或硬是把客人不需要的东西推销给客人,这会让客人产生反感的感觉。但是,站在员工的角度,我们应该为店铺制造更多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观察了。例如,一个客人进来是要买手机外壳的,这时我们可以趁机看一下客人的手机膜是否需要更换了,若这时不经意地对客人说:“你的手机膜都磨花了,需不需要更换一个。”让客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就很有可能为店铺增加利益,同时也满足了客人的需要。除了销售,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售后服务,我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销售员,当我们面对售后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微笑,要耐心地解决,不能让顾客的不满情绪扩大,从而影响到店里的其他顾客。
除了学会了如何销售手机外,我觉得这个假期,我学到更多的是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融入这个社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开始进入,可能运气比较好,就很轻易地把手机推销出去了,可是当我还沾沾自喜地时候,困难慢慢地就来了。首先是遇到了顾客杀价的情况,毕竟手机属于高档耐用品,顾客在选择上,购买上就特别谨慎,而且都想要买到物廉价美的手机,因此,都会选择压价。作为一个新手,我就显得特别软弱,特别容易退步,基本上顾客站硬一下立场,然后要选择离开的时候我就会妥协,低价卖出手机。但后来我学会了作为一个销售员,不能轻易地让顾客压价,要态度强硬一些,讲价时注重把自家手机的优点展示出来,点明我们的手机价值不止这个价格。当顾客要离开的时候,一定不能慌张,要先挽留顾客,再做下一步的工作。另外,怎么调整心态是很关键的,当你两三天都没销售出手机时,一定不能泄气。虽然,当你看着自己的同事在不断不断售出手机,你会有一种很焦急的心情,但是,光焦急是没有用的,此时,更需要我们调整心态,以最积极最乐观的心态去等待时机。
这是个充实的假期,两个月的锻炼让我成长了许多,让我感受到了社会与校园的不一样,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苦,接下来的日子,我一定要发愤图强,好好装备自己,以最佳的状态步入社会。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壹壹范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1gw.com/article/1669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