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考察报告
6月1日至6月8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考察团一行6人赴澳大利亚考察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由于行前作了认真准备,在外接触了较高层次的农业和教育专家,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对本次考察学习进行了认真讨论,对两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进行了比较。总的来看,澳大利亚的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独具特色,日臻成熟,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基本情况
考察团在澳大利亚考察期间,访问了澳大利亚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澳大利亚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董事长阮武清博士接待了考察团,并全面介绍了澳大利亚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协会情况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农业食品开发合作;参观了ORANGE经济中心区的私人农场,向农场主帕特先生询问了农场的生产经营过程;访问了查尔斯顿农业大学,由查尔斯顿农业大学校长凯文教授全面介绍了学校办学及远程教育教学情况,并亲自带领考察团参观了学校实验室、图书馆、校办农场和示范农场;听取了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艾琳女士关于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的情况介绍,了解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亚洲的东南方,四面环海,是大洋洲的岛屿大陆国家,固有“岛大陆”之称。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00万,70%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摩尔本、悉尼、布里斯班等10个大城市,是全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高福利国家。澳大利亚对青少年入学读书、以及全体公民的公费医疗都有充分保证。有人类学家平价澳大利亚“几乎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历程包揽无遗,等于由政府负责全国人民的生老病死。”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业资源非常丰富。澳大利亚虽然已经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是其农牧业、林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农业人口约90万,占总人口的6%,劳动力42万。全国牧地面积43860万公顷,林地10600万公顷,可耕地4800万公顷,灌溉地面积162万公顷,主要集中在18万余家农牧场,其中大型的农牧场有4.5万家。澳大利亚种植业以小麦生产为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的50%,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畜牧业很发达,主要是养牛和养羊,其中的牧羊业闻名世界,羊的饲养量占世界的12%,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1/3。澳大利亚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完全是商品性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近年来,北半球国家需要大量反季节水果,该国就大力扩大葡萄、桃、樱桃、甜柿等生产。针对亚洲人口味要求加强品种育种,如培育和生产的超甜型白肉桃,出口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很受欢迎。二是政府鼓励农产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多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支持农民发展出口农产品生产,但不采用欧美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国内外价格一致,而是以完善服务、农业科技支持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减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极强。一些重要农牧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较高,其中羊毛占95%,牛肉占23%,大麦占17%,小麦、食糖、棉花和大米均占10%。三是重视农业环保,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自然生态平衡,要求农田、森林、牧地和水体有一定的比例,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耕地。农田轮作、轮歇,保持地力。大力推动有机农业,实行秸秆还田,提倡使用有机肥。植物保护实行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农民喷洒农药需经批准。四是推进节水农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该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严重缺乏水资源,主要水源靠河水和水库。农业区均沿着河流分布,水资源是灌溉农业的命脉,政府把水源商品化,完全纳入市场运作,买地与买用水权相联系。农作物价值越高(如水果和蔬菜),水价越高。市场的力量会合理配置水资源。在节水技术方面,首先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如渠道管道化,精确平地,土壤水分含量自动测定等。大力推行节能省水的滴灌和微喷技术,重视生活废水的处理及再利用。
二、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特点
澳大利亚农牧业十分发达,虽然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不到总人口的5%,但其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农牧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有大量出口。这主要得益于该国重视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政府全力支持,培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国家专门设立了“教育、培训就业与青年事务部”(DEEF)和“国家职业培训局”(ANTA),实施规范有序的职业培训管理。投入巨额资金,引入竞争机制,颁布有利于职业培训发展的配套政策法规,使各类培训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的格局。一是支持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TAFE是澳大利亚全国性的专门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目前在全国设立了230所学院,吸引了全国70%以上的中学毕业生,其办学经费的80%由联邦政府提供;并为学生学习提供贷款,贷款在学生就业以后,年薪达到全国平均收入(35000澳元)后还贷,否则可以不还。二是鼓励各大农牧场主、企业集团等开办农业职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市场的竞争,并提供职业培训经费总额的20%--30%予以资助。同时对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公开招标,并逐年提高招投标经费比例。国家对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定期进行评估,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产业部门的“满意率”作为考核培训机构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凡就业率低于60%的培训机构,国家取消当年培训拨款计划,连续几年不能达标的将予以关闭。通过培训市场的激烈竞争,保证了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制定《培训保障法》,该法明确规定,年收入在25万澳元以上的农牧企业(场)雇主,应将其工资预算总额的15%用于培训。全国大型企业集团都建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对员工开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
(二)培训注重能力培养,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已逐步形成了职业培训“市场化”的良性运作机制,使职业培训既适应产业部门的需要,又满足了受训者个人要求,使职业培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教育宗旨是“主要为农业及农业有关的产业提供职业教育”,该院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了保证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结,学院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有关企业经营人员和农场主参加的座谈会议,收集需求信息,确定教育培训计划。为了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师必须是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而且以兼职教师为主;学生80%以上时间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学习。如养羊专业,学生要在实际生产岗位,参加羊羔出生-剪羊毛-屠宰的全过程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诸如机具操作与维护,放牧、饲养、剪毛等基本技能。并进行严格考核,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即使是农业大学的教育也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如查尔斯顿农业大学在校生仅有500多人,就设有500多公顷的示范农场,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设有果园、牧场、葡萄园和各种常用农具等专供教师科研和学生实习。
(三)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实现教育体系沟通与协调
澳大利亚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以行业为主导的国家教育与培训的框架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能够使学生从资格证书水平转入到职业学历教育,帮助学习者在任何阶段计划自己的职业学习生涯,获得相应的证书,而且可凭借这种证书进入到相应的高等教育接受教育。其连接结构如图所示:
以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为例,证书体系分为Certifice(相当于国内的短期职业资格鉴定证书) 、Diploma(相当于国内中等职业教育)、Advanced diploma(相当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Certifice共分为四级,获得一到三级Certifice共需6个月,获得四级Certifice需在获得三级Certifice的基础上再学习6个月;获得Diploma需要在获得四级Certifice的基础上再学习6个月;获得Advanced diploma 需要在获得Diploma的基础上再学习6个月。获得Advanced diploma的学员如果要到大学学习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可减免一年学时。即一名高中生直接上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需要三年,经过TAFE学习获得学士学位需要四年,虽然时间长一年,但实践能力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据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艾琳女士介绍,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这种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欢迎。
(四)发展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澳大利亚根据其地广人稀的特点,大学和TAFE都设有先进远程教育网络教室,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开展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中心城市、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得到发挥。如查尔斯顿农业大学与查尔斯顿大学各分校都可实现现场交互式远程教学。由于远程教育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又能满足多样性和个性化教育需求,能够在任何需要的时刻,以最方便的方式给个体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受到学生的欢迎。查尔斯顿农业大学的学生就有近一半是通过远程方式学习。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时间安排学习,只要在六年之内修完要求课时就能毕业。
三、启示和建议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已日臻成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机制。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开展农民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具有明显公益性,政府责无旁贷。各级政府首先要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出台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培训机构和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其次要将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建立培养新型农民的组织保证机制,使培养新型农民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第三要加快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项法规,通过法律形式对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益等提供法律保障。
(二)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培养教育农民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最有效的提高过程,应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一是要按照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实现农民教育培训投入的制度化;二是积极运用金融、信贷、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民间组织参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逐步建立以政府扶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制;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的投入,大力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财政补贴资金直接补贴农民。
(三)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教育农民的核心是要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收入。因此,培训新型农民的内容和方式要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是培训内容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针对留在农村农民的科技培训,要围绕市场前景好,需求强烈,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确定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重点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实行整村推进、打造一村一品”。针对转岗转业的农民,要围绕市场前景好,需求强烈的工种设置培训专业,按照用工单位的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设计培训内容,实行订单培训。二是培训机构选择要市场化。要采取招投标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确定教育培训机构,使办学条件好、教育培训质量高的培训机构来承担农民培训工程项目。三是农民参加培训市场化。农民根据对市场需求和培训机构能力的判断,按照个人意愿,自主参加培训,自主选择培训专业,自主选择培训单位。
(四)建立开放式的合作机制。培养新型农民数量大、任务重,农民教育培训资源相对薄弱,要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建立和完善开放式合作机制,综合利用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党团等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实施面向农民教育培训的各种工程,如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星火培训计划、农村妇女“双学双比”、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等,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特别是在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中,有针对地培养新型农民;
(五)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监管机制。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滞后性,要求对其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农民教育培训质量。一是建立公示制度。要向农民公布培训单位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政府补贴标准、就业去向等内容。各省(区、市)要向社会公布承担项目的培训机构名称、培训任务、资金补助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要对每个培训单位的培训班采取就业跟踪或深入农户的形式,进行检查核实,了解培训情况,保证教育培训质量。
(六)建立经常化国际交流和合作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中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与先进国家的交流合作,可以及时了解国外开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农业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
考察组成员:齐国、田春荣、范巍、李贵清、傅德荣、马友泉。
二〇〇六年六月十四日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壹壹范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11gw.com/article/15770.html
评论列表(0条)